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终南太白横翠微,自我不见心南飞。


行穿古县并山麓,野水清滑溪鱼肥。


须臾渡溪踏乱石,山光渐近行人稀。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头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


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



如闻帝若曰,岳牧与群后。

韩公堆北涧西头,冷雨凉风拂面秋。


努力南行少惆怅,江州犹似胜通州。

兵闲四十年,士不识金革。


水旱数千里,民流谁垦辟。


公初来视之,嘻此乃予责。

两朝身与国安危,典策哀荣此一时。


木稼尝闻达官怕,山颓果见哲人萎。


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

心期自与众人殊,骨相知非浅丈夫。


独斡斗杓环帝座,亲扶日毂上天衢。


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绣三朝国有儒。

问东风何事,断送残红,便拚归去。
牢落征途,笑行人羁旅。
一曲阳关,断云残霭,做渭城朝雨。

瑞节前驱昼锦身,堂成署榜示州民。


迁莺贺燕翩翻集,大树甘棠次第春。


漳岸夕波能沼溜,魏堂暾日弄梁尘。

羽觞荐寿俨瑶台,况复人从函谷来。


两度关门占紫气,几年仙吏住蓬莱。


官庭草树宜春日,法座星辰接上台。

故人官达更相求,不但寒温札翰投。


深贮炉薰来岭海,远包书帙到林丘。


未知挽粟飞刍外,尚及哦诗把酒不。

花气薰肌郁郁,贯珠入手累累。


想见范公和处,绝胜乃祖偷时。

千里传闻陆凯,一枝远寄梅花。


虎节无烦驿使,龙涎走送寒家。

拔地洪材搆帝家,倚天雄略眇虫沙。


诚归魏阙心悬石,血饮匈奴胆破瓜。


半夜昆仑枢密宴,三言苡薏伏波车。

结柳未送穷车,弊衣先入歌院。


虽得萧何指踪,难与老子同传。

论功终是猎犬,见事不如擒虎。


我愿一识荆州,人道莫逢玉汝。

精卫填沧澥,虹蜺贯石梁。


崎岖如鸟道,曲折胜羊肠。


旷野人烟渺,平原客路长。

韩公学孔子,不陋九夷居。


诋佛讥君王,道大忠有馀。


南迁八千里,文墨以自娱。

宦游寓幕府,幽怀属山林。


兀坐窗几间,默求圣贤心。


沉潜偶会意,叹息常弥襟。

台省巍峨一正臣,太行冰雪洗心神。


云霄羽翮回孤凤,丘壑风流接古人。


卧稳朱衣长在箧,忧深斑鬓总如银。

旱云何事赋成均,总道苍生属望新。


丹陛宵衣传露祷,三雍拜诏肃郊禋。


风霾岂压祈年瑞,桃李偏宜化雨春。

东晋风流属子猷,开元峭直让韩休。


丝纶对掌惊三隽,尊酒更酬失四愁。


古道阴阴槐树老,归鸿杳杳荻花秋。

纳节归来二十秋,丹心犹在雪盈头。


口传豹略勋名远,身赐龙衣宠眷优。


寿域拟过周尚父,辕门相近汉留侯。

六义湮沦吾道东,敢将见处与人同。


后生不遇东坡老,前辈今无南涧翁。


四偈真能垂具眼,瓣香端欲嗣宗风。

逸轨高标不可扳,风流人物晋唐还。


胸襟磊落尘埃外,尊酒淋漓笔砚间。


英气一朝归碧落,高文千古映青山。

能老彼形骸,孰疲此精神。


繄其抱病客,只是苦吟身。


少出便十首,高兴感五辰。

君少我十岁,怜我空老大。


期君到云霄,遗我馀謦欬。


忽先辞汉禄,孰从仰周赉。

渡江慎且无,登楼戒亦莫。


有如鹤乘轩,便类燕巢幕。


此君如宝玉,百火不一烁。

迷行常坎壈,守道自熙怡。


伐蛟不恃力,刺虎宁用机。


华屋非所尚,茅楹岂不宜。

末宦从远投,沈疴得此心。


愿言曲神降,何用官鬼临。


幽兴落醴浦,清梦绕嵩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