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孤山乘兴来,晚岁入佳境。


云树栖鸐翎,冰梢挂蟾影。


倚看醉眼醒,梦觉吟魂冷。

江上逢花处,山阴飞雪初。


人怜孤树瘦,春寄一枝疏。


澹白流纤月,芳魂返太虚。

惟梅本是群仙侣,别有芳姿照微雨。
人尝误作杏花看,我亦戏作莲花语。


即色非空还是色,遽数不终须悉数。

梅仙之宫在何许,五尺青天隔风雨。
冰雪肌肤绰约人,铁石心肠软媚语。


行藏一粒粟中寄,品格百花头上数。

青天青如石,星辰何磊落。
适见北斗高,忽复滞郊郭。


感此流电惊,行迈孰为乐。

波平烟霁晚风和,船到湖心水没窝。


凉绝不知三伏暑,醉酣齐唱八仙歌。


赏梅洞口怜和靖,种柳堤边忆老坡。

扑眼劫尘,摇魂祅火,曰归归向何许?百年身纵在,几海桑仿古。
兰成恨羁懒赋,漫情伤、海陵江浦。
急鼓孤城,哀笳荒戍,惟有此声苦。

寒梅独笑野人扉,只有春风许自知。


蜡屐追芳输我辈,着鞭持酒记他时。


白霓行处玉妃从,明月光中宝璐垂。

春江晓鼓收更鼍,笋舆催上西城坡。


嵩阳散人蓝田吏,紫髯参军三语罗。


机云兄弟更奇绝,杖藜杂沓行逶迤。

鼎食味苦浓,藿食味苦淡。


同生不同嗜,羊枣与昌歜。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

修洁孤高,凌霜傲雪,潇然尘外丰姿。
一白无瑕,玉堂茅舍俱宜。
飘飘羽衣缟袂,都不染、富贵膏脂。

夺薰以其莸,败素以其紫。


古来辟世士,政复门扫轨。


君看草玄翁,肯迩夸毗子。

奏金蟋蟀间,子亦有异闻。


引吭与相和,愧我言不文。


交情谅石友,风味真曲君。

句曲一老翁,早岁困铅椠。


整冠缨为绝,晚境尤可念。


闻君从之游,琢磨去瑕玷。

昔别柳未花,浓绿今映门。


日月不吾淹,盗骥更惊奔。


佳人渺天末,有志谁与言。

蜿蜒溪岸寻芳草,似觉城东春色早。


并溪穿竹入幽林,已爱和风养华藻。


参差雕槛木芍药,细叶新抽看渐好。

蓝田丞姓崔,华阴丞讳嘉。


二子不择禄,虽陋看作华。


我但欲藏拙,享此亦已奢。

天下文章家,吾州两前辈。


内翰擅其宗,大监为之最。


更有龙图公,气节盖新代。

名以懒故无,业以病故疏。


但梦华胥国,而友无怀徒。


百诗一不补,十口九欲癯。

自唐大历后,二百年无诗。


太史豫章公,崛起江之西。


虽葩卒以正,况淡时乎奇。

吾土欧阳公,一代不数人。


文星蜚上天,山川效其珍。


刘郭相望出,才藻岂不新。

防意由来似守城,涧潢洁祀及良辰。
命名犹念记闾史,学道粗知存谷神。
欲诵蓼莪心楚怆,愧投木李句清新。
千年间气落岷峨,惊世声名镇不磨。
吟咏西湖虽有案,经年儋耳却无波。
细看据石横藜坐,想见骑龙跨海过。
将到穷冬寂寞乡,谁知花事未渠央。
最怜剪蜡翻新样,却笑烧铅作素妆。
能向早梅前独秀,何妨秋卉后才香。
只嫌一种开何晚,直待东风为发扬。
翠芰红渠照眼新,装成灯火斗芳春。
中庭月色涵秋水,陆地花明隔暗尘。
归院曾随金马客,闻歌疑是若耶人。
歌子秋风叠,诵子明月篇。
信有习凿齿,胜读书十年。
天风来广寒,吹下云锦裳。
虽无金错刀,缇革余敢忘。
露气粟我肤,弃捐掌中月。
高眼没云鸿,澄辉眇穷发。
老蟾挂青冥,寒影堕秋渚。
流声到楚泽,千古相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