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

遇客多言爱山水,逢僧尽道厌嚣尘。


玉泉潭畔松间宿,要且经年无一人。

传闻天玉此埋堙,千古谁分伪与真。


每向小庭风月夜,却疑山水有精神。

尘途骏马劳千里,月树鹪鹩足一枝。


身既了时心亦了,不须多羡碧霞池。

香殿留遗影,春朝玉户开。


羽衣重素几,珠网俨轻埃。


石自蓬山得,泉经太液来。

斋橑翠霏间,人高境自闲。


禅心溪上月,佛髻槛前山。


昼漏依莲改,晴云识栋还。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


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玉山宴坐移年月,锡杖承恩诣丹阙。


先朝亲与会龙华,紫禁鸣钟白日斜。


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礼袈裟。

白云斜日影深松,玉宇瑶坛知几重。


把酒题诗人散后,华阳洞里有疏钟。

唐昌树已荒,天意眷文昌。


晓入微风起,春时雪满墙。

天台一万八千丈,师在浮云端掩扉。


永夜只知星斗大,深秋犹见海山微。


风前几降青毛节,雪后应披白羽衣。

酒里藏身岩里居,删繁自是一家书。


世人呼尔为渔叟,尔学钓璜非钓鱼。

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


晓案琼文光洞壑,夜坛香气惹杉松。


闲迎仙客来为鹤,静噀灵符去是龙。

江右君臣笔力雄,一言宫体便移风。


始知姬旦无才思,只把豳诗咏女功。

两行修柏夹云根,引入莲峰直下村。


病骨醒魂安气母,幽亭收景厌山孙。


金堆望远千滩出,玉溜声喧万马奔。

旧游西上久从官,何事楼居尚考槃。


近郭雨深千树绕,沧波云尽数峰寒。


帘前落叶兼秋听,笛里飞鸿拂曙看。

谷口闲耕岁不丰,烟波何处寄行踪。


孤舟夜泊镡津度,九曲朝看玉女峰。


残叶市桥溪上酒,夕阳萧寺鸟边钟。

高韵双悬张曲江,联题兼是孟襄阳。


后人才地谁称短,前辈经天尽负长。


胜景饱于闲采拾,灵踪销得正思量。

大化终华顶,灵踪示玉泉。


由来负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汾江物色逐年新,高友从兹永结邻。


携上木兰舟上去,不应忘却此花身。

澹妆虢国想依稀,海燕将雏带粉归。


昨夜梦兰还比玉,碧阶斑戏映芳菲。

仙葩倚石近华堂,薄粉轻烟见靓妆。


识得澹山真澹处,可知入室不闻香。

碧玉徒强名,冰壶难比德。


唯当寂照心,可并奫沦色。

苍云抉肤,碧玉琢肋。


真宰运斤,成此仙宅。

官职有来须与做,才能用处不忧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画葫芦。

赭袍红映缕金衣,笑并花骢酒力微。


试问六龙西幸日,有人曾侍翠华归。

楚山突兀起危亭,消得登临醉复醒。


云锦地连无俗客,玉真天与集仙灵。


烟霞明灭心逾远,松竹回环眼自青。

岁岁云山玉泉寺,年年车马洛阳尘。


风清月冷水边宿,诗好官高能几人。

金殿当头玉堂署,十二朱廊隐宫树。


衣冠济济堂中人,犹似前时起居注。


门下斜连金水河,石桥五垒横蛟鼍。

赤墀委佩更珊珊,五十曾登汉将坛。


胡骑早闻安石墅,洛师犹忆惠文冠。


关门紫气何人候,湖水扁舟异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