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薰炉驱俗氛,茗碗破尘虑。
披襟六月凉,乘此欲归去。
四面无尘一径深,岚烟吹尽好披襟。
寒生醉榻宜春睡,冷入诗窗豁夜吟。
坐有清凉非待扇,夏无烦愠不须琴。
危亭冠雉堞,飞构何崔嵬。
一夕堕劫火,变化成烟灰。
颓基翳蓬蒿,坏道封莓苔。
云林之子骨已尘,九龙山人亦复往。
今日沧浪有澹仙,篆籀独追秦汉上。
结亭正傍小金峰,素璧虚白四座空。
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
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半林乔木樊川村,数株梅花牵梦魂。
媌娥靡曼不挂眼,夭桃野杏为狂昏。
一廛未安扬子宅,五亩欲老香山园。
万壑千岩回抱。
石栈天梯当道。
此地握咽喉,可有丸泥能保。
罗浮山麓梅花村,十载结想萦梦魂。
麻姑仙蝶出深洞,双栖万古晨与昏。
夫子前身句漏令,拟寻丹灶如家园。
我家近东城,南湖屡尝游。
往时古堤岸,路暗行人愁。
棘篱蔽荒圃,狸鼠呼啾啾。
江边旧亭子,招屈改光风。
揭扁名虽异,怀人意则同。
一篇渔父问,千古大夫忠。
丝桐能写风入松,争如种松挽天风。
苍髯玉骨已奇绝,清音激越还无穷。
宫商一日古意淡,坐使瘦筝惭未工。
地灵真合有清辞,正在中和乐职时。
谁道诸诗吟不尽,试看亭上国风诗。
去国遗忠荩,朝盘托讽深。
因知洁己意,亦是爱君心。
貌像意全古,子孙贫至今。
泉通暗甃泻清溪,倒影风亭翼瓦齐。
借问披襟聆漱玉,何如擐甲听征鞞。
相过底厌时挥麈,独坐应须日杖藜。
峨峨君子亭,卜筑山之阳。
民居郁相拥,岩树翠疏行。
古镇遗金城,雄章佩玉刚。
青阳动微和,条条原上来。
绿池解轻冰,芳庭散香埃。
粲粲桃李花,照耀初日开。
潞郡古黎国,历韩分晋阳。
右顾带河汾,左揖耸太行。
高阜俯四下,风气殊劲刚。
山雨留清气,溪飙送早凉。
时回石门步,阶下碧云光。
青草池边绿树枝,晴空白日扬游丝。
湘帘半卷飞花入,正是午风吹客时。
荒庭寥落野烟空,汉武雄才想像中。
箫鼓应声开画慎,帆樯飞影动晴虹。
山分秦晋群峰断,水入河汾两派通。
三年到此百无功,种得桃花满县红。
此日不能收拾去,一时分付与东风。
有脚不踏渌波村,清境往往萦梦魂。
今年得请返旧隐,烟水顿洗双眸昏。
堂开鱼麦宛世外,略彴近接乐春园。
宏才茂学兼多艺,闺阁应传绝代名。
若使斯人今尚在,不辞苍鬓拜先生。
冰肌玉骨江上村,暗香馥馥引吟魂。
却怪寒乡风信晚,二月如伴参横昏。
清姿皎皎雪辉壁,素质亭亭月满园。
小亭起得傍东城,摵摵松吹夜半笙。
风景于今传北宋,寒涛竟日咽唐庚。
落花黄满无人扫,瘦叶青垂有鹤行。
寂寂山光月有声,都于松下响葱珩。
一池水浸琉璃碧,半亩阴同翡翠轻。
不放梅魂斜竹外,却留龙骨藉云生。
灌木崇冈共几重,太行遮断碧无踪。
远风亭上横窗里,剩见西南一两峰。
断碑残画字昏朦,应是山高气似虹。
我自笔头如许涩,恨无好句傍清风。
物外林泉静,闲中日月长。
清风飒然至,可以傲羲皇。
广岸流波远,清飙襟袖开。
登临忘畏景,宴息绝纤埃。
逐渡轻云去,零空细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