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深岩高石壁青,白日忽变天晦冥。


黑风驱云走不停,惊电疾雨来如倾。


山前雨点大如手,山下水涌危槎横。

高堂终日雨潺潺,却著重裘尚薄寒。


风雨似秋君莫怪,客愁天色两相关。

春愁已逐莺花尽,野果垂檐绿叶稠。


天上几回飞破镜,端居未折大刀头。

留滞招提未是归,卧闻秋雨响疏篱。


何当粗息飘萍恨,却诵僧窗听雨诗。

楚泽春残雨又风,啼莺芳草思无穷。


芜菁满地黄金烂,不及蔷薇一点红。

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


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

昨夜东风急,疏窗荐雨入。


溪南梅正花,狼藉随尘沙。


皓皓多易汗,不得同春葩。

风雨满苹洲。
绣阁银屏一夜秋。
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

欲寻春去怕春休,又值春阴不得游。


寂寞西园风雨里,杏花比客更多愁。

漏屋鸡鸣起湿烟,蹇驴难借强朝天。


却思春水江南岸,闲听篷声卧钓船。

潇潇风雨闭柴门,年纪衰颓病著身。


大似梁鸿居海曲,略如公干卧漳滨。


三春晴暖无多日,一世安闲有几人。

览镜忽有感,谁能写我真。


崚嶒忍饥面,蹭蹬苦吟身。


风叶飘零夜,雨花狼藉春。

芦长苇短挂青枫。
墨泼毫狂染用烘。
半壁藤萝雄水口,一天风雨急渔翁。

玉簪醉写酒馀春,移与芭蕉绝不真。


愁绝今宵风雨恶,趁渠留叶与传神。

梦里分明梦塞鸿,朝来便有鲤鱼通。


话深白榻三人雨,冰断黄河一夜风。


马惫岂堪重蹀躞,乌飞何苦辨雌雄。

宝树琼台夹梵轮,星坛月宇讵非神。


从来天上游俱梦,说向人间恐未真。


风雨故梢铜网翼,鱼龙欲活石桥鳞。

海上来相知,名花集此时。


栏干鸣屐齿,风雨乱胭脂。


湿蝶来何重,残灯去未迟。

坐久语寂寞,泉响忽翻空。
不知龙者为雨,雨者为成龙。
看取交流万壑,不数飞来千丈,高屋总淙淙。

白发惊秋晚,青云认故乡。


乾坤愁老眼,风雨近重阳。


吹得沾衣湿,寒添落帽狂。

先生旧日经行处,闻有寒枝笑晓林。


便倩东风吹雨去,急携藜杖与僧寻。

山西铁面故将军,新种梅花十里春。


此地数枝留不得,东风可是恶欺人。

五更风雨各无端,留取残枝与客看。


何逊借花心欲折,玉奴愁雨晓应寒。

风风雨雨未开晴,忧病忧田白发生。


闻道西园尤作恶,小僮欢喜拾残樱。

满城风雨近重阳,寂寂寥寥破草堂。


彭泽花枝待晴把,云安曲米带生尝。


梳头发应吾年白,润屋金从别姓黄。

黯黯秋空漠漠云,瑟声依约听湘灵。


夜篷碎滴风灯暗,犹记孤舟泊洞庭。

壬辰七月壬子日,大风东来吹海溢。
峥嵘巨浪高比山,水底长鲸作人立。


愁云压地湿不翻,六合惨澹迷乾坤。

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


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


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

不解因人热,新凉忽起予。


单衫轻自好,双鬓落应疏。


冷暖秋中节,升沉觉后虚。

寻常悲旅况,可复杂秋声?


砧杵千家梦,莼菰八月情。


寒螀啼露重,健鹘喜霜清。


始识乘除理,玄心了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