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入华堂一味清。
四山环碧眼双明。
欲送主人天上去。
百罚深杯,都不记、归来时节。
仿佛听、重城更鼓,催成离缺。
江上愁心山敛翠,津头夜色沙如雪。
两鬟娇小,向尊前、未省修蛾攒碧。
唱得主人英妙句,气压三江七泽。
病怯遐征,老添离抱,我是愁堆积。
扁舟今日去,昨夜月添愁。
诗满湘波上,名高庾岭头。
友朋千载事,今古一般秋。
泥泥白露凉,丛丛青桂发。
时物一以变,况复怀远别。
鸿翼起高逝,万里霄汉阔。
栝山峻而高,栝水清且漪。
眷此山水郡,民俗易保釐。
府君来司刑,明清如伯尼。
携家逃乱世,登君川上楼。
自非宿昔心,曷肯为我谋。
开轩纳远山,展席临清流。
河水日下流,客子倦行役。
东西南北间,飘荡无终极。
君候我邦来,万里问乡国。
清尊终日共徘徊,苦为吟诗击钵催。
修竹满庭苍雪落,好山当户晚青来。
斜阳林外人相别,流水溪边首屡回。
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
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
此时暂与交亲好,今日还将简册回。
圣代澄清雨露均,独怀惆怅出咸秦。
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
御苑钟声临远水,都门树色背行尘。
巢禹人间共一堂,交情到此羡相忘。
天南春早停云思,蓟北秋宵坐月光。
今古几人曾下榻,江山留句入奚囊。
贤达终麟阁,迂疏只鹿门。
世应疑傲吏,名岂避乘轩。
明月南楼兴,青天北海樽。
酣歌古寺意偏雄,南北分携在眼中。
满目秋光何惨澹,无边云树对飞蓬。
芙蓉江上仙舟远,白鹭洲前旅梦空。
一官迟暮讵称雄,行李图书一箧中。
老骥自能谙去路,来鸿何日慰飘蓬。
鹊桥天上添秋兴,渔笛湾头响暮空。
狂澜东注象溟雄,砥柱天南在此中。
晓日梵宫销万劫,秋光祖席送孤蓬。
萍踪冉冉随流水,云树茫茫接太空。
环山雄帝郭,逝水凿秦年。
岁岁甘泉上,煌煌大道边。
歌钟流白日,征旆卷寒烟。
明经有未遇,四十已专城。
岂不荣名羡,终多怅别情。
山桥冰欲合,官舍雨常鸣。
高馆凉风送别过,膏车秣马谩蹉跎。
玉壶暂醉将军酒,宝剑新弹侠客歌。
楚水夕阳行处远,官桥春树梦中多。
美人家住增江曲,丛桂森森绕草堂。
若土天高先得月,扶桑地远易逢场。
谈玄日过杨雄宅,举酒时斟杜子觞。
十年豸系霜台重,此日鸾呼竹院游。
秋色照人偏皎洁,深杯到手肯淹留。
催花兴剧还移席,浮白情深更系舟。
妙高人上妙高台,蜀哲千秋此再来。
岂独金莲才并擅,总因琼宇首重回。
开尊绿映青山色,把袂欣依玉树堆。
千顷沧波漾碧空,万行烟树郁笼葱。
楼台暗映虹光外,城阙参差雁翅中。
巨石自撑江浪白,飞涛晴浴海门红。
珠水微茫映碧天,暮云离绪共萧然。
昙花芳绕金银气,贝叶青连罨画船。
华发别堪千里外,疏翎谩向五云边。
有客西归载酒从,离杯一掷恨重重。
帆飞影尽沧江破,水色遥连若简峰。
骢马去还鸣,江边候雁声。
筵开佛殿迥,人重帝庭名。
持斧威闽峤,悬旌入蓟城。
潞河秋色映西山,衰柳都门试一攀。
万里云霄观直谏,孤身沧海荷生还。
楚骚未许歌渔父,宣召行看近圣颜。
圣涯无隔不须航,百姓无疮不可伤。
此别丁宁唯一语,直将杯酒赞黄堂。
谩将仕学论其优,壶榼相将是圣游。
未解此时浑放下,应知眼底尽全牛。
十月长安雪不飞,彤云黯黯怅人离。
宁知我辈皆同调,化作阳春满帝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