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贵盛多士趋,衰贱亲友弃。
投老涉险艰,谁人敦气义。
往岁客吴越,保身无善计。
老来逃世难,心力岂能及。
赖有平生亲,得免诸患入。
时当万里行,所向辄险涩。
将老计转拙,故里不得安。
兄弟各东西,何用保馀年。
前时吴山上,与汝酌东轩。
淮阴古壮士,犹感漂母情。
而况我同气,由来恩爱并。
一朝遭世患,舍之以徂征。
结发为夫妇,所愿在偕老。
谁知头白来,丧乱不相保。
我昔从一官,携汝登远道。
绵绵我瓜瓞,引蔓空尔长。
有子将得力,弃之往他乡。
他乡与故里,两地永相望。
我本青云侣,失足堕尘寰。
飘飖鸾凤群,逸兴不可删。
拾翠弄菀茝,采香佩兰蕳。
山人烟霞心,笔墨师董巨。
独立千仞冈,啸傲绝俦侣。
貌山粉本收,得句锦囊贮。
黄金台下又重过,十万人家巨第多。
可惜终南无捷径,长安虽近奈如何。
残月衔楼数点星,萦萦乡梦睡初醒。
夜风吹入音声树,误作家山旧雨听。
又过一年空草草,寻思万事太劳劳。
岁烦士友愁薪米,日见儿童叹鬓毛。
乱卉各随分寸长,新禽已变两三号。
真隐道骨坚,能御阴阳寇。
不藉卢扁术,自得乔松寿。
香馥东篱菊,樽馀北海酒。
真隐爱西湖,居然来卜宅。
春波自溶溶,秋林何策策。
密迩城市居,夐与嚣尘隔。
真隐出人间,了此一大事。
尧舜既授受,边障息烽燧。
袖手辞钧衡,澹然不色喜。
结发好经籍,雅志颛山林。
静恬屏世虑,庶免外物侵。
舍东一亩宅,宴处神不淫。
泛泛扁舟绿渺茫,橹声咿
古人云泾河,水流本浑浊。
今我来泾州,见水绕城郭。
尘颜照清泚,似怪缨可濯。
独坐真无赖,清吟谁与同。
壮心惟浩叹,往事已成空。
明月秋砧起,西风画角雄。
眼底都无碍,悠然见远山。
山间田已绿,门外草初斑。
化俗真何陋,浮生乐半闲。
小筑浑如戏,相逢却道真。
系船桥间竹,入座雨随人。
载酒东邻远,听鸡北望频。
十年隔别面如瓜,无复容颜似舜华。
只恐到门初下马,一天愁闷悔还家。
一灯一影共成三,人问移天只自惭。
近报归来非诳说,便从窗下种宜男。
檀郎踪迹似风蓬,几夜因缘在梦中。
不及天孙衾与枕,一年犹得一相同。
闻君黑发渐成皤,谁信闺人白更多。
唱惯阊门杨柳曲,无心来听扊扅歌。
频年收得慰安书,画饼难充腹内饥。
见说锦城无限好,锦城虽好不如归。
思家独上仲宣楼,何处青山是旧游。
便觅鲤鱼先寄信,月圆时节大刀头。
百花村里锦成云,尽卖乌程若下春。
白面书生今渐老,有谁年少肯留人。
寒家诸父挽宗孙,又与先人扫旧坟。
莫听无稽长舌者,浪言身在百花村。
故园归计屡蹉跎,不是狂夫薄幸多。
山鸟报人泥滑滑,况闻江上有风波。
年年曾寄客边书,写尽真情只当虚。
十纸到家无一答,恨人心性愿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