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淮县筑居好,桂亭牵兴长。
偶分岩下影,别有月中香。
潇洒欺松竹,严凝耐雪霜。
拍手阑干看锦堆,留翁未肯十分开。
惜花惜别情相似,急急从今载酒来。
主人真不俗,当户小筵开。
樽满斟新酿,阶平扫旧苔。
诗僧留古塔,循吏望高台。
消寒集第三,重来聚竹屋。
屋小炉火红,竹疏窗纱绿。
我到独濡迟,走仆连番速。
道人不见写秋荷,剩有溪流环素波。
三到禅关容醉客,一番清梦笑春婆。
桃栽小榭红妆瘦,竹压平檐绿荫多。
钟报城西寺,时来一叩门。
竹疏云压屋,花少菜锄园。
饶有林泉趣,仍无车马喧。
熟闻何一白,流传一片石。
石刻晋永和,禊帖留真迹。
当宋南渡时,维扬失不获。
古华严寺有名钟,作自赵宋祥符中。
勒四言铭闻人建,铸者为谁曰胡公。
胡公仕宋侍郎职,尝苦金严年不丰。
新月迎人面,其光皎且纤。
道遇高达夫,气宇雅不凡。
访碑来古寺,煮茗供清谭。
池头爽气日徘徊,竹院何曾有麝媒。
月碍桂枝飘子落,鼎湖莲叶转空来。
风随太乙凌波起,花为胎仙傍水开。
花香不因雨,雨过花更香。
氛氲入几席,馥郁侵衣裳。
恍疑爇沈水,轻烟逐风扬。
湖光烟霭两氤氲,此日清游共使君。
已着高甍临绿水,即思短楫棹红云。
歌邀落日传杯酌,风起青蘋写浪纹。
采采寒花十数丛,萧条时月傲霜风。
从知晚节非凡品,抚卷题诗忆魏公。
满篱秋色过重阳,曾上幽亭看晚香。
不用诗人更题品,玉堂学士有文章。
束发事明主,遇合诚独难。
譬彼佩犊翁,穮蓘功贵完。
明府真权奇,汗沟沫流丹。
周侯人中英,为文若翻水。
苦节凌雪霜,香名馥兰芷。
考槃在幽谷,篁竹富清美。
陶翁本爱菊,屈子亦餐英。
两贤天壤间,千古清风清。
翁乎饮辄醉,子也空独醒。
幽芳不自媚,白日净依依。
风露已如此,山中人未归。
幽香分得东篱本,每候开时九月前。
晚岁谁从陶靖节,高风独数傅延年。
清秋泛酒宾筵盛,白发簪花客帽偏。
别馆闲将掷果车,澹香亭下赏春华。
东阑恰好清明节,千树都开烂漫花。
绮席霏霏吹雪暖,《霓裳》叠叠舞风斜。
细雨斜风冷画屏,西堂月落梦初醒。
女儿言语输鹦鹉,兄弟情怀感鹡鸰。
远信有时恁客报,书声何日隔花听。
峭风过树搜败叶,昨日苦寒今日雪。
正愁酒冷炉火暗,莫惜井冻瓶弦绝。
官鼓初沈鸦雀集,屏风对亚桑竹折。
雪后园林无限好,松间风月有馀清。
见他桃李动归兴,想见梅花不胜情。
花落飘碎琼,果熟染黄蜡。
张君鼻观间,莫著兰麝杂。
满林饱风霜,千奴列亭下。
未许吴姬手,藉此长声价。
青天月团团,大于黄金井。
中有桂树枝,上疑山河影。
微步下亭皋,夜色天与永。
方看幽草动区萌,便有交枝啭谷莺。
树影齐圆日停午,蜂衙欲罢雨初晴。
青摹屋角山容出,翠养墙根石发生。
天风吹兮桂子香,来阊阖兮下广寒。
尘不扬兮玉宇净,万籁泯兮金阶凉。
玄浆兮进酒,兔霜兮为侑。
空山无人置古琴,泠风七弦吹玉音。
更谁知此静者妙,而我窈见天之心。
天心道心并诗心,归日梅花初照林。
竹间当日一亭幽,瀹茗焚香向此留。
丹碧只今俱化出,独来恋恋忆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