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主人朝隐望谁先,卜筑城南地复偏。


服食早知仁者寿,退休前惜大夫贤。


封千户比苍苍竹,亩一钟金上上田。

麻侯昔为莱子国,海滨渔人献文石。
云是秦始皇帝东巡碑,二十一字李斯迹。


桑田变海岸为谷,此石亦沈沧海侧。

春秋黄子国,楚越穆陵关。


比屋皆编竹,孤城半践山。


岸泥观虎迹,云水暗荆蛮。

欹帆侧柂岭边归,重过东坡叩竹扉。


床坐凝尘风自扫,江山无主燕空飞。


门前桃李添新径,井畔梧桐长旧围。

钝斋吾老友,十载拜床下。


抱材恒不售,时已有定价。


叫阍论大礼,不肯诸公亚。

肩舆万松岭,鼓楫芦花洲。


忽见江上山,人言是黄州。


怀人望雪堂,读记思竹楼。

弭棹大江滨,江山入眼新。


地疑真赤壁,州是古黄人。


水隔三分国,风遗两逐臣。

我欲逃乡里,我欲去坟墓。


左公今既来,谁忍弃之去。

西北张霞绮,东南漾月波。


登临筇作马,吟咏笔翻河。


思与苍霞远,情同白水多。

日向庭闱彩服趋,天边忽下紫泥书。


分铜既佩诸侯印,衣绣仍登使者车。


万灶貔貅须宿饱,九州鸿雁要安居。

强项从来说董宣,王阳回驭更称贤。


轻舟独载惟卷石,遮道犹闻却一钱。


勾漏已馀丹灶药,鲤庭应献紫霞编。

汉水鸭头绿,临江兴倍长。


丹枫寒映壁,白露暮为霜。


对酒夜将半,美人天一方。

笑倚千寻壁,还如醉客容。


火攻推上将,笔战让词锋。


往事台前水,离心江上峰。

一瞬成陈迹,乾坤大转轮。


江山非属我,风月偶随人。


乘兴骑孤鹤,毋劳吊逐臣。

乘舟能犯斗,倚槛亦摩霄。


道士如相遇,飞仙或可招。


台高堪抱月,夜静忆吹箫。

昔人浮一叶,我辈上层台。


斗酒兼鱼至,东山送月来。


雄风催作赋,霜气避传杯。

三分堪一笑,两赋足千秋。


成败浑如梦,山川尚带愁。


潮来疑战鼓,叶落想残舟。

洪流吞绝壁,危堞挂长虹。


一睹江山丽,方知词赋工。


野烟低晚照,旧恨问东风。

秋风旌节过黄州,杪岁椷书到岭陬。


交谊死生归气概,词华今古接风流。


江翻荆口天齐落,山转滇南地半浮。

雪堂旧路君重到,赤壁文章五百年。


一向东曹分郡檄,却从南斗望台躔。


流尘远道征袍上,宿雨清秋客鬓前。

久别多遐思,惊心夜半鸿。


霜飞邺台冷,月照楚江空。


感慨三秋过,徵求万邑同。

黄州西望楚山青。
楼头秋月明。
冰溪十里送君行。

直打矶头上,横抛江口开。


水将天共去,风与浪俱来。


人压船舷正,竿牵帆索回。

杜牧谈兵语未公,都将事业付东风。


三江不见刘玄德,已觉曹瞒在掌中。

日落放船鹦鹉洲,汉阳烟白树幽幽。


江豚数起浪花夕,野鹤一声山木秋。


帆影掠云过赤壁,橹声摇月下黄州。

云窍日光红散缕,山根雾气白浮烟。


黄州地暖如春半,不道今朝腊月天。

初入黄州市,萧然绿树村。


刈茅低缚屋,剖竹密编门。


桃李花零落,山川势吐吞。

钤斋传盛事,春意着寒瓶。


瑞牒徵刘宠,诗邮到管宁。


老枝疏缀白,佳实乱垂青。

长养无烦九夏风,瑞榴宁与野芳同。


根涵勺水凝烟碧,花映窗纱濯露红。


郡客屡闻开盛赏,园丁何敢策新功。

天涯把袂问何之,海内才名识汝迟。


此地更留苏氏赋,何人不诵谢公诗。


豫章一榻将悬日,洛下扁舟欲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