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稽天巨浸洗南荒,尚有千峰骨立强。


民未降丘应宅此,举头天壁有囷仓。

岁寒在天知后凋,受命于地禀正独。


楂枒枝干撑青冥,凛然正色不可辱。


霹雳霁威霜雪避,奴视椅桐友松竹。

北海功还未,赤城行已周。
一身清静永忘忧。
何处得闲愁。

昏昏默默。
世智聪明孰可测。
默默昏昏。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岂有头与角,可以模形容。
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暂住身如鹤在松,忽然飞去又无踪。


閤皂山头曾不睡,夜寒看月到晨钟。

将军少年论五兵,刀头几岁成功名。


腰悬鹊印行分阃,令严虎帐居专城。


望乡更在云飞处,思亲梦绕临濠树。

吹彻瑶笙一鹤东,只含明月喷芙蓉。


到来沧海樽前雨,归去丹丘鸟外峰。


月洞夜凉蟾养魄,露房秋早鹿生茸。

槛足兮虎成狗,烧尾兮鱼作龙。
得势失势兮,而以分乎雌雄。

山灵拱护走风雷,万马云屯驻汉台。


今日鼎成弓剑在,西风吹泪不胜哀。

翠华行殿拂明开,北狩南巡此往回。


长忆先皇重词翰,玉堂今岁几人来。

剡湖岂是乏茅蓬,那得君来住此中。


百卷纬书真绝学,千秋国史附江东。


古松流水宵移算,红药青棂晓负笼。

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入剡中。


斜日蜂喧荞麦路,断云犬吠瀑花东。


相看髯鬓都成雪,岂料乾坤尚在笼。

真龙真虎原无象,谁为起模传此样。


若于无象里承当,又落断常终莽荡。


青青白白太分明,也是无风自起浪。

泰华恒衡列四方,嵩高维岳在中央。


降神自昔生申甫,代祀于今轶汉唐。


羽士祝釐遵典礼,鸿儒染翰作文章。

有美人兮怀远游,逍遥九州复九州。


暂来淮芝与吴越,五云飞上千金裘。


八公山在淝水上,草水尚若森戈矛。

道人九月江东去,二十四岩烟雾深。


落日横峰看雁度,清霜碧树听猿吟。


山中紫术堪为酒,灶底丹砂可化金。

雨巾风帽别真师,雪满天坛驾鹤迟。


囊佩山图行几日,棋逢仙客看多时。


丹房芝术春英长,玉洞烟霞夜梦离。

仙人元自好楼居,快展江山极目初。


天上孙登一弦曲,云中梁鹄八分书。


金明海岫晨暾发,玉奏风涛夜籁虚。

神翁观主来相访,既去犹如梦见之。


闭户著书吾党事,对床听雨昔人诗。


万羊何与分忧责,一物终能系盛衰。

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


乾坤风气结冲秀,中有正一玄都坛。


羽人受我九节杖,林磴窈窕穷幽扳。

布褐与黄冠,遥寻正一坛。


灵符求玉印,神鼎问金丹。


礼斗七灯焰,降魔双剑寒。

遥望崆峒入窅冥,几回招手问山灵。
洞云直到于今紫,林木犹含太古青。
叶满旧炉存宿火,藓封深穴有遗经。
虎皇皇,北来牵两狼。
南飞值龙龙角张。
洛中硕鼠尺二长。
袖携尺素书,远从上清至。
胸涵龙虎象,语带烟霞气。
千古夔牙音,指下发其秘。
金门诏下羽人归,欲向山中采蕨薇。
琥珀悬崖松树老,琅玕倚涧竹根稀。
高岩蓄雨星辰湿,古石悬云径路微。
倚树一啸风,百兽俱踉跄。
苟无如是威,何以镇边疆。
文明见在田,崭岩养头角。
兴云飞上天,普济苍生乐。
龙虎猖狂,心念炎烈。
慧剑才挥,二兽俱灭。
关南九月草凄凄,又见征人扈跸归。
日落毡车团野宿,天寒塞马觅群嘶。
彷徨恋阙孤忠在,俯仰随人百计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