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一把扇子送来清凉的风,拂面生寒,想必是因为那洁白如冰的丝绢上题有飞白书。
安坐之中便知天下已沐浴在皇恩的滋润之中,君王的德行如同兰花一般芬芳,泽被四海。
以上为【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的翻译。
注释
1. 端午帖子词:宋代宫廷风俗,每逢端午节,臣僚向皇帝、后妃进献五言或七言绝句,内容多为颂圣、祈福、劝善,称为“帖子词”。
2. 皇帝阁:指专为皇帝所作的帖子词组,因贴于宫中殿阁而得名。
3. 一扇清风洒面寒:指端午时节皇帝赐扇,扇带来凉风,令人感到清凉。古代有端午赐扇之俗,寓意驱热纳凉、清心明志。
4. 应缘飞白在冰纨:正因扇面上题有“飞白书”才更显清雅。“飞白”是一种书法字体,笔画中夹白,似风吹之迹,传为蔡邕所创;“冰纨”指洁白细密的素绢,常用于制扇或书写。
5. 坐知四海蒙膏泽:安坐之中便知晓天下百姓都受到皇恩的润泽。“坐知”体现君王无为而治、德化广被的理想状态。
6. 沐浴君王德似兰:百姓如沐浴在君王的德行之中,其德如兰花般清香高洁。
7. 飞白:书法术语,指笔画中留有丝丝白痕,如风吹之状,风格飘逸。
8. 冰纨:洁白如冰的细绢,常用于书写或制扇,象征高洁。
9. 膏泽:比喻恩惠,尤指君主的恩泽如雨露滋润万物。
10. 德似兰:以兰花喻德行,取其幽香、高洁、不媚俗之意,源自《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以上为【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所作《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之一,属宫廷应制诗。这类诗多用于节令向皇帝进献,内容以颂圣、祈福、赞德为主,语言典雅庄重,意象清雅。本诗通过“飞白扇”这一端午节赐扇习俗,巧妙引出对君王仁德的称颂。前两句写物,后两句言志,由具体之物升华为对君王德政的礼赞,体现了儒家“风化天下”的政治理想。全诗含蓄蕴藉,不露痕迹地将自然之风与君王之德相联系,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厚的政治寓意。
以上为【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虽为应制之作,却毫无阿谀之气,反而意境清远,托物言志,颇具文人风骨。首句“一扇清风洒面寒”,从感官入手,写端午赐扇带来的清凉,既切合节令,又暗喻君王之恩如清风拂世。次句“应缘飞白在冰纨”,转入扇上书法之美,“飞白”不仅指艺术之美,更象征君王文治之盛;“冰纨”则喻其品行高洁。后两句由物及政,由近及远,从一把扇子联想到四海承恩,将个人感受扩展至天下苍生,体现出“一人向隅,满堂不乐”的仁君理想。末句“沐浴君王德似兰”,以兰香喻德,既典雅又含蓄,避免直白歌颂,反显真诚。全诗结构紧凑,意象清丽,用典自然,是宋代帖子词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为【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评:“帖子词本难工,苏子瞻独能出乎其外,寄意深远,不落俗套。”
2.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东坡七集》云:“其应制诸作,亦多寓规讽之意,非徒铺张颂祷。”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虽未收此诗,然论及帖子词时曰:“宋人帖子,苏、黄最工,能于庄重中见风致。”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评苏轼帖子词:“语虽应制,而气象宏阔,有民胞物与之怀,非余子所能及。”
5. 王水照《苏轼选集》指出:“此类诗表面颂圣,实则寄托了苏轼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德似兰之喻,正是其人格理想的投射。”
以上为【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