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骑马匆匆去探望春花,不知花儿是否已经开放。
人与自然造化都非易事,需用心守护。
千次绕行、百次细看,蜜蜂如侍女般忙碌,黄莺似使者般穿梭。
只空自数着谷雨、清明的日子,盼花早开。
白发如卢郎之人情感仍未衰减,
一夜之间却见剪刀般的寒风摧折了玉一般的花蕊。
酒席前面对那令人断肠的红花,人已流泪,
而花却浑然无意。
明日酒醒时,想必落花已铺满大地。
以上为【天仙子】的翻译。
注释
1. 天仙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2. 走马探花:骑马快速前往赏花,形容急切心情。
3. 化工:指自然的造化之力,即大自然的生长规律。
4. 千回来绕百回看:极言观赏之频繁与执着。
5. 蜂作婢,莺为使:比喻蜜蜂如侍女采蜜,黄莺如使者传音,形容春日生机盎然。
6. 谷雨清明空屈指:空自扳着手指计算清明、谷雨节气的到来,期盼花开。谷雨通常在清明之后,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7. 白发卢郎:借用北齐卢士深之典,其妻戏曰:“何须待白头?”此处苏轼自比,谓虽年长而情意不减。亦有版本认为指唐代卢家郎君,泛指多情的中老年男子。
8. 一夜剪刀收玉蕊:比喻寒风或霜夜如剪刀般将娇嫩的花蕊摧折。“玉蕊”形容花朵洁白珍贵。
9. 尊前还对断肠红:酒席前面对令人伤感的红色花朵。“断肠红”既可指花名(如秋海棠类),亦可泛指令人伤怀的红花。
10. 明日酒醒应满地:预想明日酒醒,花瓣已凋零满地,暗喻美好短暂、欢愉难久。
以上为【天仙子】的注释。
评析
这首《天仙子》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作,借赏花之景抒写人生感慨。词中通过“走马探花”“蜂作婢”“莺为使”等生动描写,展现诗人对春光的珍视与期待;而“白发卢郎”“剪刀收玉蕊”则陡转悲情,表达美好事物易逝、人力难挽的无奈。全词以花喻人生,寓情于景,语言婉约而意蕴深远,体现了苏轼在豪放之外的细腻柔情,也折射出其身处逆境仍眷恋生命、感怀世事的情怀。
以上为【天仙子】的评析。
赏析
此词结构精巧,由“探花”起笔,层层递进。上片写期盼之情:诗人急于探看花开,反复徘徊,连蜂莺都被拟人化为侍从,烘托出春意之浓与惜春之切。“谷雨清明空屈指”一句,透露出等待的焦灼与时光流逝的无奈。下片急转直下,“白发卢郎情未已”表面写老而多情,实则暗含不服老、惜春光之意。然而“一夜剪刀收玉蕊”突现变故,美好被无情摧残,形成强烈反差。结尾“人有泪,花无意”,以人花对照,道出人类情感的深沉与自然的冷漠,极具哲思。末句“明日酒醒应满地”更添一层虚幻感——今夕尚能共饮,明朝唯余残红,人生无常之叹跃然纸上。全词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在婉约词风中的高超驾驭能力。
以上为【天仙子】的赏析。
辑评
1. 《历代诗余》引《乐府纪闻》:“东坡《天仙子》词,因时感物,缠绵凄惋,有楚骚遗音。”
2.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蜂作婢,莺为使’,设想奇绝,非俗笔所能道。‘剪刀收玉蕊’五字,惨淡经营,字字血泪。”
3. 清·陈廷焯《词则·别调集》:“此词情真而语婉,虽本花间,而骨力自胜。‘人有泪,花无意’十字,足以破世间痴念。”
4.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未直接评此词,但其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可为此词提供背景理解——此篇虽非典型“旷达”,却正是“旷”中有“悲”的体现。
5.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语:“此词疑作于黄州时期,借惜花以寄慨身世,风雨摧花,正如谗言害贤,寓意深远。”
以上为【天仙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