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mù bù zhū líng。
本草纲目 · 木部 · 猪苓。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dì wū táo。
释名 地乌桃。
qì wèi gān píng wú dú。
气味 甘、平、无毒。
zhǔ zhì shāng hán kǒu kě。
主治 伤寒口渴。
yòng zhū líng fú líng zé xiè huá shí ē jiāo gè yī liǎng,
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
jiā shuǐ sì shēng,
加水四升,
zhǔ chéng èr shēng。
煮成二升。
měi fú qī hé。
每服七合。
yì tiān fú sān cì。
一天服三次。
cǐ fāng míng zhū líng tāng。
此方名“猪苓汤”。
tōng shēn zhǒng mǎn,
通身肿满,
xiǎo biàn bù lì。
小便不利。
yòng zhū líng wǔ liǎng,
用猪苓五两,
yán wèi hái xiǎng,
研为还想,
měi fú yī chí,
每服一匙,
shú shuǐ sòng xià。
熟水送下。
rèn shēn zhǒng kě kuài fù jiē zhǒng,
妊娠肿渴(郐、腹皆肿,
小便不利)。
zhì fāng tóng shàng。
治方同上。
fù fāng zhū líng shì zhēn jūn lèi duō kǒng jūn kē zhí wù zhū líng jūn de jūn hé,
附方 猪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猪苓菌的菌核,
cháng jì shēng yú fēng shù zhà shù huà shù duàn shù děng de shù gàn huò gēn bù。
常寄生于枫树、柞树、桦树、椴树等的树干或根部。
lǐ shí zhēn shuō zhū líng dàn shèn tòu lì bù biàn yǔ fú líng tóng gōng,
李时珍说“猪苓淡渗透.....利不便与茯苓同功,
dàn rù bǔ yào,
但入补药,
bù rú fú líng yě。
不如茯苓也。
。
”。
以上为【本草纲目·木部·猪苓】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驴肉:甘、凉、无毒。骨髓:甘、温、无毒。驴尿:辛、寒、有小毒。
气味甘、温、有小毒。主治鳖瘕疼痛(皮下隐隐可见积块)。用鲜虾作汤吃,多次可治愈。
释名昧履支。气味(实)辛、大温、无毒。主治心腹冷痛。
释名白瓜、水芝、地芝。气味白冬瓜:甘、微寒、无毒。瓜练:甘、平、无毒。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解药毒蛊毒,及金石药发动作痈疽渴疾,消扑损瘀血,止热狂惊痫,通月经,解风肿,除淋,并水磨服。蛇虫蜂狼犬毒箭等伤,并末傅之。
释名野羊。气味甘,热,无毒。主治南人食之,肥软益人,治冷劳山岚疟痢,妇人赤白带下。
附方《圣济总录》曰:丁肿。粪下土、蝉蜕、全蝎等分,捣作钱大饼,香油煎滚,温服。以滓傅疮四围,丁自出也。
气味甘、温、无毒。主治略同肉苁蓉。“润燥、养筋、治痿弱。
白朴 · 元代 · 词
闲寻博弈。饱饭消长日。自笑家储无甔石。
刘过 · 宋代 · 诗
学弄笔头儿戏事,风流眼底亦无之。汪孙已往周洪没,本分作家今是谁。
王恭 · 明代 · 诗
习静当幽处,闲扉隐翠微。林间闻鸟近,云际见人稀。曲洞留残雪,高岩挂落晖。
李俊民 · 元代 · 诗
三尺枯桐膝上横,一弹洗尽绮罗尘。芙蓉城里谁为主,姑射山前别有人。云雨不侵行处梦,丹青难写醉时真。
胡应麟 · 明代 · 诗
半壁天南八咏楼,阳春今在瀫溪头。华堂肯借抽毫客,五夜如椽拂斗牛。
欧大任 · 明代 · 诗
蓟云千片拥骅骝,把袂中原感旧游。一别雪飞桐柏水,三年书寄白蘋洲。铜龙见尔鸣珂入,金马怜予待诏留。
乌斯道 · 明代 · 诗
坐增新旧感,诗寄短长吟。白雪千年调,青灯五夜心。湖吞松寺阔,山入野云深。
奕绘 · 清代 · 诗
令兄司空古君子,弱不胜衣学有以。六书诘训旧家传,自言更有能诗弟。使还有约相继来,律中蕤宾谐宫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