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mù bù jǔ。
本草纲目 · 木部 · 榉。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jǔ liǔ huàn liǔ。
释名 榉柳、换柳。
qì wèi kǔ dà hán wú dú。
气味 苦、大寒、无毒。
zhǔ zhì tōng shēn shuǐ zhǒng。
主治 通身水肿。
yòng jǔ shù pí zhǔ zhī měi rì yǐn fú。
用榉树皮煮汁每日饮服。
dú qì gōng fù,
毒气攻腹,
shǒu zú zhǒng tòng。
手足肿痛。
yòng jǔ shù pí hé hú shù pí zhǔ zhī。
用榉树皮和槲树皮煮汁。
nóng nǎ yí táng zhuàng,
浓哪饴糖状,
lìng yǐ huà pí zhǔ nóng zhī tiáo yún yǐn fú。
另以桦皮煮浓汁调匀饮服。
shuāng mù fā hóng。
双目发红。
yòng jǔ pí qù cū pí,
用榉皮去粗皮,
qiè qǔ èr liǎng,
切取二两,
gǔ qián qī ge,
古钱七个,
tóng fàng shuǐ yī shēng bàn zhōng,
同放水一升半中,
jiān qǔ qī hé,
煎取七合,
qù zhā,
去渣,
chéng rè xǐ yǎn,
乘热洗眼,
yì tiān liǎng cì。
一天两次。
以上为【本草纲目·木部·榉】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续骨木、木蒴。气味甘、苦、平、无毒。主治折上伤筋骨。
释名留求子。气味甘、温、无毒。主治小儿脾疳。
释名婆妇草、野天门冬。气味(根)甘、微温、无毒。主治咳嗽。
释名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气味(子)苦、温、无毒。(白蒺藜:甘、温、无毒)主治腰脊痛。
释名礞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好。打开须有白星点,无星点者不入药。气味甘、咸、平、无毒。
释名亦名鹾。气味甘、咸、寒、无毒。主治下部蚀疮。
释名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气味辛、苦、有毒。主治小儿惊热、疮癣虫癞等。
释名(根)微苦、平、无毒。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山岚、瘴毒、疮毒及其他中毒。
杨万里 · 宋代 · 诗
追凉能到竹溪无,隔水斜阳未肯晡。剩暑不蒙蕉扇扇,细云聊倩月梳梳。
张炎 · 宋代 · 词
及春游,卜夜饮,人醉万花醒。转眼年华,白发半垂领。与鸥同一清波,风苹月树,又何事、浮踪不定。
刘克庄 · 宋代 · 诗
两过道人争一蓬,岂非名号偶然同。樗翁赖是无权柄,往问无家铁壁翁。
马钰 · 金代 · 词
澹泊修行不肯行。常忧冻馁逞多能。岂知饱暖欲性生。
高启 · 明代 · 诗
乌啼霜月夜寥寥,回首离城尚未遥。正是思家起头夜,远钟孤棹宿枫桥。
杨维桢 · 元代 · 诗
梁山崩,六百年后符命兴,五将十侯至宰衡。改汉腊,颁新正。五威符命走天下,侯王稽首厥角崩。
樊增祥 · 清代 · 词
又石泉新,槐芽嫩,人在西溪萝屋。晶帘深窣地,奈东风吹柳,玉犀频触。社燕初飞,河豚欲上,新笋看看成竹。
梁以壮 · 明代 · 诗
天地唯空阔,幽居亦静深。畏纶鳐有翼,舐铁貊何心。烟到柳边白,潮生花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