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胡芥、蜀芥。
气味
(子)辛、温、无毒。
主治
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芥丸”。
腹冷气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为末,加开水沁过的蒸饼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姜汤送下十丸,甚效。
肿毒初起。用白芥子还想,加醋调涂。
běn cǎo gāng mù cài bù bái jiè。
本草纲目 · 菜部 · 白芥。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hú jiè shǔ jiè。
释名 胡芥、蜀芥。
qì wèi zi xīn wēn wú dú。
气味 (子)辛、温、无毒。
zhǔ zhì fǎn wèi shàng qì。
主治 反胃上气。
yòng bái jiè zǐ mò yī èr qián,
用白芥子末一、二钱,
jiǔ chōng fú。
酒冲服。
rè tán fán yūn。
热痰烦晕。
yòng bái jiè zǐ dà jǐ gān suì máng xiāo zhū shā,
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
děng fēn wéi mò,
等分为末,
jiā hú zuò chéng wán zǐ,
加糊做成丸子,
rú wú zi dà。
如梧子大。
měi fú èr shí wán,
每服二十丸,
jiāng tāng sòng xià。
姜汤送下。
cǐ fāng míng bái jiè wán。
此方名“白芥丸”。
fù lěng qì qǐ。
腹冷气起。
yòng bái jiè zǐ yī shēng,
用白芥子一升,
wēi chǎo,
微炒,
yán wèi mò,
研为末,
jiā kāi shuǐ qìn guò de zhēng bǐng zuò chéng wán zǐ,
加开水沁过的蒸饼做成丸子,
rú xiǎo dòu dà。
如小豆大。
měi jiāng tāng sòng xià shí wán,
每姜汤送下十丸,
shén xiào。
甚效。
zhǒng dú chū qǐ。
肿毒初起。
yòng bái jiè zǐ hái xiǎng,
用白芥子还想,
jiā cù diào tú。
加醋调涂。
以上为【本草纲目·菜部·白芥】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赤果、玉榧、玉山果。
甘、平、涩、无毒。
杀体内寄生虫。
芹菜、水英、楚葵。
(茎)甘、平、无毒。
小儿吐泻有芹菜切细,煮汁饮服。
亦名芩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逐汤、当陆、章柳、白昌、马尾,夜呼。
(根)辛、平、有毒。
温气脚软。
香柔、香茸、香菜、蜜蜂草。
辛、微温、无毒。
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
亦名金灯、鬼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
(根)甘、微辛、有小毒。
面疱斑痣。
根名茹根、兰根、地筋。
(茅根)甘、寒、无毒。
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
甘、温、无毒
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研末,调热水,涂痘后痈。
杨万里 · 宋代 · 诗
旱后催科恼杀侬,且随尺一解而东。
灵山忽近西山远,回首新吴一梦中。
方孝孺 · 明代 · 诗
赤骥困皂枥,垂头避驽骀。
王良振长辔,蹴踏风云开。
古来功名际,何代无奇才。
王世贞 · 明代 · 诗
严仲怨韩相,避之轵深里。
顾盻屠酤间,聂生为知已。
百金何当道,片言杀心起。
游次公 · 宋代 · 诗
山头磴石危梯险,山下荒田野草悲。
更着秋风吹两鬓,不消几日尽成丝。
王彦泓 · 明代 · 诗
中郎坟籍痛飞灰,赖有文姬诵忆来。更得赏心高韵事,爨烟声裹辨琴材。
黄宗羲 · 清代 · 诗
廿年曾宿溪山路,枕上仍前彻夜风。清气不容尘外虑,好诗多在月明中。花前闻鸟声偏乱,兵后持杯泪易浓。
邓云霄 · 明代 · 诗
汉水鸭头绿,临江兴倍长。丹枫寒映壁,白露暮为霜。对酒夜将半,美人天一方。
程敏政 · 明代 · 诗
御果频颁出尚方,满筐甘溢露瀼瀼。黄封尽带乾清字,朱实平分上苑香。谢表亲将烦内使,承欢先捧寿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