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yā zhí cǎo。
本草纲目 · 草部 · 鸭跖草。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yì míng qín jī shé cǎo bì zhú cǎo zhú jī cǎo zhú yè cài dàn zhú yè ěr huán cǎo bì chán huā lán gū cǎo。
释名 亦名芩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zhǔ zhì xiǎo biàn bù tōng。
主治 小便不通。
yòng yā zhí cǎo yī liǎng chē qián cǎo yī liǎng,
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
gòng dǎo chū zhī,
共捣出汁,
jiā mì shǎo xǔ,
加蜜少许,
kōng xīn fú。
空心服。
chì bái lì。
赤白痢。
yòng yā zhí cǎo jiān tāng měi rì fú。
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hóu bì。
喉痹。
yòng yā zhí cǎo zhī diǎn hóu。
用鸭跖草汁点喉。
zhì chuāng zhǒng tòng。
痔疮肿痛。
yòng yā zhí cǎo bì chán ér huā yì qǐ,
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
cuō ruǎn fū tiē huàn chù。
搓软敷贴患处。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鸭跖草】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惊蟆气味辛、寒、有毒。主治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
释名蜂肠、蜂窠、百穿、紫金沙。气味甘、平、有毒。主治小儿疾。
释名黄瓜。气味甘、寒、有小毒。主治水病肚胀,四肢浮肿。
释名宝鼎香。气味(根)辛、苦、大寒、无毒(一说性热)。主治心痛难忍。
释名亦名硝石朴、盐硝、皮硝(“硝”原作为“消”)。气味苦、寒、无毒。主治骨蒸热(按:即结核病)。
释名亦称玉屑。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
释名根名碎骨子。气味甘、寒、无毒。主治(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
释名龙爪粟、鸭爪稗。气味甘、涩、无毒。主治补中益气,厚肠胃。
司空曙 · 唐代 · 诗
清光此夜中,万古望应同。当野山沈雾,低城树有风。花宫纷共邃,水府皓相空。
贯休 · 五代十国代 · 诗
回首陇山头,连天草木秋。圣君应入梦,半路遣封侯。水不担阴雪,柴令倒戍楼。
王夫之 · 明代 · 诗
主言不出吾何死,客难徒云世所嗔。七国有碑唯诅楚,六经灭迹待亡秦。忘忧但记徐无鬼,结舌谁知虞有人。
王世贞 · 明代 · 诗
晓色千林起倦鸦,卧惊飞雪点窗纱。今朝残腊犹堪瑞,明日逢春恐是花。沾处渐怜鸳甃薄,舞来还傍翠楼斜。
张仲素 · 唐代 · 诗
博山沉燎绝馀香,兰烬金檠怨夜长。为问青青河畔草,几回经雨复经霜。
朱祖谋 · 清代 · 词
倦怀抱,阅尽斜阳,稍觅微波语。任坠香迷燕,乱红踏马,缄情无据。问绛都花事,伤春泪泼闲风雨。
郭之奇 · 明代 · 诗
山色平分草色,风音尽入松音。为斯远坐相悦,是以迟留独吟。
丁鹤年 · 元代 · 诗
新构茅斋绝世纷,水光山色喜平分。四窗凉涌玻瓈月,一榻晴封紫翠云。鸟度画屏迷远黛,鱼吹清镜动圆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