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gǔ bù shǔ。
本草纲目 · 谷部 · 黍。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chì shǔ míng mén mí,
释名 赤黍名门、糜,
bái shǔ zhōng qǐ,
白黍中芑,
hēi shǔ zhōng jì jié jù,
黑黍中季节距,
yī fū èr mǐ míng pǐ。
一稃二米名痞。
qì wèi shǔ mǐ gān wēn wú dú。
气味 黍米:甘、温、无毒。
jiǔ shí lìng rén duō rè fán。
久食令人多热烦。
dān shǔ mǐ gān wēi hán wú dú。
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shǔ jīng hé gēn xīn rè yǒu xiǎo dú。
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zhǔ zhì shǔ mǐ shāo huī hé yóu tú diē dǎ shāng,
主治 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
néng zhǐ tòng,
能止痛,
bù zuò bān jué nóng zhī,
不作瘢;嚼浓汁,
tú xiǎo ér é kǒu chuāng,
涂小儿鹅口疮,
yǒu xiào。
有效。
dān shǔ mǐ zhǐ ké sòu,
丹黍米:止咳嗽,
tuì rè,
退热,
yì zhì xiè lì biē jiǎ。
亦治泄痢鳖瘕。
shǔ jīng hé gēn lì xiǎo biàn,
黍茎和根:利小便,
zhǐ chuǎn,
止喘,
qù fú zhǒng。
去浮肿。
以上为【本草纲目·谷部·黍】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麋角:甘、热、无毒。主治补虚损,生精血。去风温,壮筋骨。
释名刀螂,拒斧、不过。其子房名螵蛸、蝉蛸、致神、野狐鼻涕。气味(桑螵蛸)咸、甘、平、无毒。
气味苦、小寒、无毒。主治兼疮。取楸枝煎水洗。
释名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
释名蕙草、香草、燕草、黄零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伤寒下痢。
释名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气味(根皮)辛、寒、无毒。主治疝气(觉气胀不能动)。
释名将离、梨食、白芍、余容、延。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气味(根)苦、平、无毒。
释名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气味(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
杨万里 · 宋代 · 诗
数家草草劣无多,跕水飞鸢也不过。道是荒城斗来大,向来此地著东坡。
陈师道 · 宋代 · 词
喧喧车马西郊道。临行更觉人情好。住有一年情。
王恭 · 明代 · 诗
海上仙槎流泛泛,槎枒古木连枝蔓。凉秋八月风正高,淩轹鲸鲵泛霄汉。依微珊,瑚树仿佛扶桑株。
曹勋 · 宋代 · 诗
晚楼一曲转梅花,官事无多报放衙。林木蔽亏烟断续,江流曲折雨横斜。年华冉冉风前影,岁莫悠悠客里家。
陆深 · 明代 · 诗
翠节亭亭摇翠云,淡鹅黄剪薄罗纹。向阳心事依然在,不共南风早策勋。
谢榛 · 明代 · 诗
旌节发河阳,君行西路长。心悬陇上月,威带日南霜。入郡春随马,谈兵秋满堂。
张弼 · 明代 · 诗
怀人独立瑁湖滨,杨柳青黄又隔春。泮水巳夸酬壮志,曲江犹是避芳尘。吴东明月长牵梦,冀北青山暂作邻。
陆求可 · 清代 · 词
东风才转千门晓,堤上柳鹅黄矣。把去年、一树丝绦放,碧玉妆成新意。未便浓阴满,却先已、风流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