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玄明粉
释名
也叫做白龙粉。
是用纯净的朴硝,先与萝卜一同煎炼,再与甘草一同煎炼,最后经过火煅制作而成。
气味
辛、甘、冷、无毒。
主治
热厥(指内部伏热导致四肢厥冷的病症)。
用玄明粉三钱,以热童便送服。
伤寒发狂。
用玄明粉二钱、丹砂一钱,研磨成细粉,用冷水送服。
鼻血不止。
用玄明粉二钱,用清水送服。
凡是脾胃虚寒以及阴虚火动的人忌服玄明粉。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玄明粉】的翻译。
注释
1. 玄明粉:由补硝经精制加工而成的白色粉末,主要成分为硫酸钠。
2. 白龙粉:玄明粉的别名,以其色白质细而得名。
3. 朴硝:矿物芒硝的粗制品,经加工提炼可得玄明粉。
4. 萝卜:在此用于和朴硝同煎,以去除杂质、缓和药性。
5. 甘草:中药常用辅料,在此用于进一步调和药性。
6. 火煅: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将药物用火灼烧,以改变其药性。
7. 热阙:即热厥,中医病证名,指邪热过盛,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导致四肢厥冷的病症。
8. 童便:健康儿童的尿液,古代中医用作药引,有滋阴降火之功。
9. 丹砂:即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有安神定惊之效。
10. 阴虚火动:中医病机术语,指阴液亏虚,导致虚火亢盛的病理状态。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玄明粉】的注释。
评析
此段文字是典型的明代本草学著述体例,体现了李时珍严谨的药物学研究方法。全文以“释名-气味-主治”为结构框架,语言精炼,信息密度高。在“释名”中不仅记录别名,更详述炮制工艺,显示出对药物制备的重视;“气味”归纳精准,符合中药学理论;“主治”部分则列举具体病症与配伍,并明确指出禁忌,展现了科学的用药观。其行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玄明粉】的评析。
赏析
此段《本草纲目》条文展现了李时珍作为科学家的严谨与文学家的简洁。开篇“释名”如同为药物立传,通过“白净朴硝”的原料选择与萝卜、甘草两次合煎的复杂工艺,凸显了药物炮制的重要性。在“气味”界定中,以“辛、甘、冷”六字精准概括药性,而“无毒”的明确判断则体现了对用药安全的重视。“主治”部分堪称临床用药的精华汇编,三个病证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热厥属疑难杂症,伤寒发狂属急症,鼻血属常见症,覆盖了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配伍中童便、丹砂的运用,显示了李时珍对传统用药经验的继承与发扬。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结尾的禁忌说明,“脾胃虚冷及阴虚火动者忌服”的告诫,不仅完善了药物说明书的结构,更展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全文虽仅百余字,却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药物认知体系。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玄明粉】的赏析。
辑评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列》:“玄明粉炼法多端,各有所效,医者当审证施治。”
2. 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玄明粉得萝卜甘草制其悍烈,功专荡热。”
3. 清·汪昂《本草备要》:“玄明粉辛能散结,甘能缓中,冷能除热,治伤寒发狂尤验。”
4.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玄明粉与补硝同类,而经炼制则性稍缓和。”
5. 日本·丹波元坚《药治通义》引《本草纲目》:“玄明粉治热厥,盖取寒因热用之义。”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玄明粉】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