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shí bù shí liú chì。
本草纲目 · 石部 · 石硫赤。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yì míng shí tíng zhī shí liú dān shí liú zhī。
释名 亦名石亭脂、石硫丹、石硫芝。
wèi liú huáng zhī chéng xiàn hóng sè zhě,
为硫磺之呈现红色者,
gōng tóng liú huáng。
功同硫磺。
qì wèi kǔ wēn wú dú。
气味 苦、温、无毒。
zhǔ zhì chì bí zuò tòng。
主治 赤鼻作痛。
yòng chéng zǐ sè de shí tíng zhī hóng sè zhě cì zhī,
用呈紫色的石亭脂(红色者次之,
huáng sè zhě wù yòng,
黄色者勿用),
yán xì,
研细,
lěng shuǐ diào chá huàn chù,
冷水调搽患处,
bàn yuè kě yù。
半月可愈。
fēng wēn jiǎo qì。
风温脚气。
yòng shēng shí tíng zhī yī liǎng shēng chuān wū tóu yī liǎng wú míng yì èr liǎng,
用生石亭脂一两、生川乌头一两、无名异二两,
gòng yán wèi mò,
共研为末,
cōng bái dǎo zhī huò yào zuò chéng wán zǐ,
葱白捣汁和药做成丸子,
rú wú zi dà。
如梧子大。
měi fú yī qián,
每服一钱,
kōng xīn fú,
空心服,
dàn chá jiā shēng cōng sòng xià。
淡茶加生葱送下。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石硫赤】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靛花、青蛤粉。气味咸、寒、无毒。主治肺热咯血。
释名地葵、地麦、落帚、独帚、王帚、扫帚、益明、涎衣草、白地草、鸭舌草。气味(子)苦、寒、无毒。主治风热赤眼。
气味(仁)辛、温、涩、无毒。主治冷滑下痢。有缩砂仁研细,调入羊肝切片中,瓦上焙干,再研细,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释名艽,音交。亦名秦瓜,秦。气味苦、平、无毒。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附方项下转引前人吴球的《活人心统》曰:“耳中卒痛,磨刀铁浆,滴入即愈。”由此可见,磨刀水就是用铁刀蘸水后磨出含铁质的水。同时也可知此水在前人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集解铜矿石,状如姜石而有铜星,熔之取铜也,出铜山中。气味酸,寒,有小毒。主治丁肿恶疮,为末傅之。
释名木粟、光风草。气味苦、平、涩、无毒。主治脾胃间邪热气、小肠各种热毒。
释名虞蓼、泽蓼。气味(茎、叶)辛、无毒。主治蛇咬伤。
陆游 · 宋代 · 诗
雨过一村暗,风回百草香。刺船过古埭,倚杖立新塘。醉觉乾坤大,闲知日月长。
杨万里 · 宋代 · 诗
淦客前春荷一猪,城门卖得两千馀。明朝回到石斧岭,连吃数刀今在无。
李珣 · 唐代 · 词
隔帘微雨双飞燕,砌花零落红深浅。捻得宝筝调,心随征棹遥。楚天云外路,动便经年去。
戴复古 · 宋代 · 诗
林屋何潇洒,权为羽士家。客来多载酒,僧至自煎茶。试墨题新竹,携筇数落花。
叶颙 · 元代 · 诗
我先落魄何所为,百年生计巢南枝。迎风吸露饮山渌,枕泉漱石吟新诗。一丝不挂心自乐,澹然性灵学无学。
邓云霄 · 明代 · 诗
独上须弥古洞前,四溟如带罩深烟。去天尺五凭谁说,兜率还闻路八千。
汪东 · 清代 · 词
促织渐共机声断,停梭四望,难遣心期。数处暮砧楼侧,独听含悽。因想戍边雁霜冷,殷勤可许送征衣。
刘崧 · 明代 · 诗
两年东北道途艰,几度严城扼险关。肠断郁孤台下水,解随明月过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