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shuǐ liǎo。
本草纲目 · 草部 · 水蓼。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yú liǎo zé liǎo。
释名 虞蓼、泽蓼。
qì wèi jīng yè xīn wú dú。
气味 (茎、叶)辛、无毒。
zhǔ zhì shé yǎo shāng。
主治 蛇咬伤。
yòng shuǐ liǎo jīng yè dǎo fū。
用水蓼茎、叶捣敷。
jiǎo qì zhǒng tòng chéng chuāng。
脚气肿痛成疮。
yòng shuǐ liǎo zhī chá xǐ。
用水蓼汁搽洗。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水蓼】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辛、微温、无毒。主治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
释名寄屑、寓木、宛童、鸢。气味苦、平、无毒。主治膈气。
释名车下李、爵李、雀梅、常棣。气味酸、平、无毒。主治小儿惊痰实,二便不通。
气味辛、温、无毒。主治小儿虫病。用干漆(捣碎,烧烟尽)、白芜荑,等分为末,每服二分至一钱,米汤送下。
释名亭长、豆蚝、豆斑蝥、红娘、鸡冠虫气味辛、微温、有毒。主治通血闭、症块、鬼胎,余功同斑蝥。
释名木鳖子、虎掌。气味苦、辛、有毒。主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
释名恒山、互划、鸡屎草、鸭屎草。气味苦、寒、有毒。
释名豺狗。气味肉:酸,热,有毒。皮:热。
梅尧臣 · 宋代 · 文
螜,天蝼。蜚,蠦蜰。螾,入耳。
屈大均 · 明代 · 诗
皇天眷老亲,八十一年人。孺慕今方始,儿啼日以新。松枝宜晚岁,萱草更长春。
何梦桂 · 宋代 · 诗
明月堕我檐,白云生我屋。明发起振衣,出户聊踯躅。青冥下輶轩,皇华照幽谷。
李俊民 · 元代 · 诗
眼前草木强争春,往日繁华一聚尘。山水中闲赏心在,不知谁是肯堂人。
彭汝砺 · 宋代 · 诗
旧重千金诺,元为五日期。水清冰破玉,岩润石凝脂。命驾不嫌遽,舍车空悔迟。
许有壬 · 元代 · 诗
塞上寒风起,庖人急尚供。戎盐舂玉碎,肥羜压花重。肉净燕支透,膏凝琥珀浓。
徐熥 · 明代 · 诗
烧痕才转绿,含雨未萋萋。且缓佳人斗,方闻玉勒嘶。苔深看莫辨,柳亚望初齐。
苏泂 · 宋代 · 诗
宛转歌喉一串珠,玉人花貌更清姝。明年东武南城唱,试觅源流定忆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