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shuǐ bù jìn lán shuǐ。
本草纲目 · 水部 · 浸蓝水。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kǎo shì lǐ shí zhēn zài gāi yào fā míng xiàng xià yuē lán shuǐ rǎn bù shuǐ,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曰:“蓝水、染布水,
jiē qǔ lán jí shí huī néng shā chóng jiě dú zhī yì。
皆取蓝及石灰能杀虫解毒之义。
yòu zài cǎo bù lán diàn yī yào de shì míng xiàng xià yuē nán rén jué dì zuò kēng,
”又在草部蓝淀一药的释名项下曰:“南人掘地作坑,
yǐ lán jìn shuǐ yī xiǔ,
以蓝浸水一宿,
rù shí huī jiǎo zhì qiān xià,
入石灰搅至千下,
chéng qù shuǐ,
澄去水,
zé qīng hēi sè。
则青黑色。
yì kě gàn shōu,
亦可干收,
yòng rǎn qīng bì。
用染青碧。
jù kǎo,
”据考,
lán shì zhǐ jiā gōng lán sè rǎn liào de zhí wù,
蓝是指加工蓝色染料的植物,
zhǔ yào wèi liǎo kē zhí wù liǎo lán。
主要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Ait.)。
kě jiàn,
可见,
jìn lán shuǐ jiù shì yòng liǎo lán shí huī děng jiā gōng lán sè rǎn liào guò chéng zhōng chǎn shēng de shuǐ。
浸蓝水就是用蓼蓝、石灰等加工蓝色染料过程中产生的水。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浸蓝水】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地芙蓉、木莲、华木、桦木、拒霜。气味(叶并花)微辛、平、无毒。主治赤眼肿痛。
释名冻青气味(子及木皮)甘、苦、凉、无毒。主治子浸酒,去风虚,治痔疮。叶烧灰,可治皮肤皲裂,灭瘢痕。
释名莲实:藕实、石莲子、水芝、泽芝。莲薏即莲子中的青心:苦薏。莲蕊须:佛座须。
释名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气味(根皮)辛、寒、无毒。主治疝气(觉气胀不能动)。
释名亦名仙茆。生古松下,根色如荠,味似人参。气味(根)甘、温、无毒。
主治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
释名镜面草。气味辛。主治吐血、鼻血。
释名越王头、胥余。气味椰子瓤:甘、平、无毒。椰子浆:甘、温、无毒。
苏轼 · 宋代 · 诗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新琴空高张,丝声不附木。
朱熹 · 宋代 · 诗
危亭俯清川,登览自晨暮。佳哉阳春节,看此隔溪树。连林争秀发,生意各呈露。
文天祥 · 宋代 · 诗
城峻随天壁,胡来但自守。士卒终倒戟,仰望嗟叹久。
宋祁 · 宋代 · 诗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周军尝化鹤,齐后亦为蝉。
陈师道 · 宋代 · 诗
幽草默通神,旧题虞美人。长言方度曲,应节若翻身。律吕声相召,云龙气自亲。
皇甫冉 · 唐代 · 诗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
张抡 · 宋代 · 词
雪似琼花铺地,月如宝鉴当空。光辉上下两相通。千古谁窥妙用。
曹勋 · 宋代 · 诗
北风忽卷热,山顶云已驰。日影未容敛,雨脚俄骤垂。一向得凉吹,四山横修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