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shí bù biāo shàng shā。
本草纲目 · 石部 · 杓上砂。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zhǔ zhì miàn shàng fēng sù,
主治 面上风粟,
huò qīng huò huáng chì,
或青或黄赤,
yǐn àn sè tòng,
隐暗涩痛,
jí rén chún shàng shēng chuāng zhě,
及人唇上生疮者,
běn jiā biāo shàng guā qù chún shā yī èr lì,
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
jí ān。
即安。
yòu fù rén chuī rǔ,
又妇人吹乳,
qǔ shā qī méi,
取砂七枚,
wēn jiǔ sòng xià,
温酒送下,
gèng yǐ chuī zhǒu zhī tōng rǔ kǒng。
更以炊帚枝通乳孔。
cǐ jiē mò jiě qí lǐ。
此皆莫解其理。
jí jiě cǐ táo mǐ biāo yě。
集解 此淘米杓也。
yǒu mù biāo piáo biāo,
有木杓、瓢杓,
jiē kě yòng。
皆可用。
以上为【本草纲目·石部·杓上砂】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调、齐女。气味咸、甘、寒、无毒。主治百日发惊。
释名石檀、盆桂,苦树、苦枥。气味(皮)苦、微寒、无毒。主治赤眼生翳。
气味甘、辛、温、无毒。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消化不良,食减贪睡)。用神曲六两、麦蘖(炒)三两、干姜(炮)四两、乌梅肉(焙)四两,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释名靛花、青蛤粉。气味咸、寒、无毒。主治肺热咯血。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曰:“蓝水、染布水,皆取蓝及石灰能杀虫解毒之义。”又在草部蓝淀一药的释名项下曰:“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
释名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气味(木)甘、咸、温、无毒。主治腹中痞积。
主治马蝗入人耳,取一盆枕耳边,闻气自出。人误吞马蝗入腹者酒和一二升服,当利出。
气味咸,涩,平。主治补精养神。
辛文房 · 元代 · 文
楚,字壳士,敦煌人也。五岁能文章。贞元七年尹枢榜进士及第。
许浑 · 唐代 · 诗
又携刀笔泛膺舟,蓝口风高桂楫留。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袁宏道 · 明代 · 诗
云霄极目古亭州,江上凄其感昔游。天下文章怜尔老,潇湘风雨动人愁。云眠楚国黄泥坂,潮打巴陵青雀舟。
虞集 · 元代 · 诗
十转山崦交,九度沙碛溜。始辞平漠旷,稍接山木秀。老病畏行役,慰藉得良觏。
王恽 · 元代 · 诗
地炉火在壁灯昏,睡觉山堂笑语温。豆粥一盂官事了,缓摇吟辔出山门。
湛若水 · 明代 · 诗
经济无能合固穷,校能犹自对儿童。身依北极星辰外,志在西山药物丛。玑琯何由窥造化,顶门无术起疲癃。
胡应麟 · 明代 · 诗
一滩高一丈,滩尽到天都。叠嶂云飞动,阴厓日有无。辛夷残紫落,踯躅乱红敷。
宋无 · 元代 · 诗
不与俗人接,草堂云自封。有时炼丹去,无处觅行踪。树暖猴扪虱,花香鹿养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