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běn cǎo gāng mù guǒ bù zhēn zǐ。
本草纲目 · 果部 · 榛子。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qì wèi rén gān píng wú dú。
气味 (仁)甘、平、无毒。
zhǔ zhì yì qì lì,
主治 益气力,
shí cháng wèi。
实肠胃。
以上为本草纲目·果部·榛子的拼音版。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溲、小便、轮回酒、还元汤。气味咸、寒、无毒。(入药以用童便为好)主治久嗽涕唾,肺痿,时发寒热,颊赤气急。
释名灵狸、香狸、神狸、类。气味肉:甘、温、无毒。阴部:辛、温、无毒。
释名九尾羊。气味羚羊角:咸、寒、无毒。主治噎塞不通。
释名白鳝、蛇鱼。干者名风鳗。气味(肉)甘、平、有毒。
释名金星石,石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石外有银色麸片。两者的药效,大体相似。气味甘、寒、无毒。
集解《新修本草》曰:黄矾亦疗疮生肉,兼染皮用之。黄矾出陕西瓜州、沙州及舶上来者为上,黄色,状如胡桐泪。人于绿矾中拣出黄色者充之,非真也。
释名铜钴母,一作钴母,熨斗也。主治铜钴母主治折伤接骨,捣末研飞,和少酒服,不过二方寸匕。又盛灰火,熨脐腹冷痛。
主治艾火可灸治许多病。先点好麻油灯,取艾茎一条,沾油烧燃,在疮肿上方徐徐照射,有效。如治风湿痛,则取艾叶加少许硫磺,用纸包成捻子,沾油点燃,在患处照射。
陆游 · 宋代 · 诗
兀兀孤村客,悠悠两世人。梦忘身潦倒,醉觉胆轮囷。故里簪缨换,都门巷陌新。
顾贞观 · 清代 · 词
琴酒生来淡荡人。自宜消渴更长贫。不然辜负远山春。
周紫芝 · 宋代 · 诗
翩翩绮纨子,粲粲洁衣服。朱门酒肉臭,不饱膏粱腹。凄迷百草中,得比兰与玉。
方回 · 元代 · 诗
湖山春色已如斯,城市原来了不知。百五韶华全似画,二三名胜总能诗。忽惊我辈相携处,谁识吾人始到时。
林朝崧 · 清代 · 诗
薜萝苍翠小桃红,十笏幽齐点缀工。看竹客来云影外,咏花人住鸟声中。越王山远当窗见,般若台高有路通。
宗臣 · 明代 · 诗
七日之春春可呼,相逢斗酒醉屠苏。却疑金胜天门堕,把向阶前成白榆。
释函可 · 明代 · 诗
八十已有馀,九十颇不足。曰生隆庆间,少小薄鱼肉。其时边境宁,其时边谷熟。
刘言史 · 唐代 · 诗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