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hǔ ěr cǎo。
本草纲目 · 草部 · 虎耳草。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shí hé yè。
释名 石荷叶。
qì wèi wēi kǔ xīn hán yǒu xiǎo dú。
气味 微苦、辛、寒、有小毒。
zhǔ zhì ěr chū nóng。
主治 耳出脓。
yòng hǔ ěr cǎo dǎo hàn dī ěr nèi。
用虎耳草捣汗滴耳内。
zhì chuāng zhǒng tòng。
痔疮肿痛。
yòng hǔ ěr cǎo yīn gàn,
用虎耳草阴干,
shāo yān fàng tǒng zhōng xūn chuāng tòng chù。
烧烟放桶中薰疮痛处。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虎耳草】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小杨、杨柳。气味柳华:苦、寒、无毒。柳叶:苦、寒、无毒。
释名酢、苦酒。气味(米醋)酸、苦、温、无毒。主治霍乱吐泻。
释名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气味苦、微寒、无毒。主治产后泻痢用蛇含极一反,浓煎服下。
释名紫苏、赤苏、桂荏。气味(茎、叶)辛、温、无毒。主治伤寒气喘。
释名微苦、平、无毒。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男女诸风。
释名亦名砂、狄盐、北庭砂、气砂、透骨将军。气味咸、苦、辛、温、有毒。主治肾脏积冷,心腹疼,面青脚冷。
释名猕猴梨、藤梨、阳桃、木子。气味(实)酸、甘、寒、无毒。主治止渴,解烦热,下淋石,调中下气。
释名水粟、水栗子气味(子)甘、涩、平、无毒。(根)甘、寒、无毒。主治厚肠胃、益气力。
刘克庄 · 宋代 · 诗
虽出自貂蝉,清贫雪满颠。若无槐简后,一似布衣然。读久遗编绝,藏深拱璧全。
徐渭 · 明代 · 词
笼中鹞子不得出。笼外要入将奈何。一边虫粘蜘蛛网,一边窗打扑灯蛾。
沈周 · 明代 · 诗
如老身无著,将来典醉乡。号他酒布袋,是个臭皮囊。积祸必自发,为生安可量。
方岳 · 宋代 · 诗
野性最于鱼鸟亲,自知不是世间人。
生成雪壑冰崖面,收得烟蓑雨笠身。
杨柳春来青眼旧,山林老去白头新。
叶颙 · 元代 · 诗
寒云湿不飞,江路踏琼琚。香影无踪迹,罗浮月上初。
释函是 · 明代 · 诗
久住如初到,春山雨过时。重云笼瘦石,枯树吐新枝。水满河梁没,虫藏野鸟饥。
舒岳祥 · 宋代 · 诗
耿耿不可忍,相思在东北。花月以为姿,风露以为食。取我虞氏琴,一弹三叹息。
张以宁 · 明代 · 诗
明诏金门天上开,使人铜柱日南回。九江烟浪看庐阜,五岭云山过越台。嘉惠远氓烦圣虑,宣风绝域仗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