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ài bù shí ěr。
本草纲目 · 菜部 · 石耳。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líng zhī qì wèi gān píng wú dú。
释名 灵芝 气味 甘、平、无毒。
zhǔ zhì xiè xuè tuō gāng。
主治 泻血脱肛。
yǒu shí ěr wǔ liǎng chǎo bái kū fán yī liǎng mì tuó sēng bàn liǎng,
有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
gòng yán wèi mò,
共研为末,
jiā zhēng bǐng zuò chéng wán zǐ,
加蒸饼做成丸子,
rú wú zi zài。
如梧子在。
měi fú èr shí wán,
每服二十丸,
mǐ tāng sòng xià。
米汤送下。
míng mù yì jīng。
明目益精。
jiǔ fú yì sè。
久服益色。
以上为【本草纲目·菜部·石耳】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乌梢蛇、黑花蛇。气味(肉)甘、平、无毒。主治大麻风。
气味槐实:(按:亦称槐角)苦、寒、无毒。槐花:苦、平、无毒。槐叶:苦、平、无毒。
释名凫茈、凫茨、荸荠、黑三棱、芍、地栗。气味(根)甘、微寒、滑、无毒。主治大便下血。
释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子名草决明。气味(茎、叶、子)苦、微寒、无毒。主治(茎、叶)除皮肤中热,治恶疮,止金疮血。
释名亦名女萎、葳蕤、萎、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眼红兼有涩、痛。
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气味辛、寒、无毒。
释名沙土埏埴烧成者。
释名恒山、互划、鸡屎草、鸭屎草。气味苦、寒、有毒。
杨慎 · 明代 · 诗
通海江川湖水清,与君连日镜中行。孤山一点冲烟小,何羡霞摽挂赤城。
刘克庄 · 宋代 · 诗
解使冰肠暖,能令玉色腴。谁能补丹诀,素女绛罗襦。
徐渭 · 明代 · 诗
凤鸾何代独无之,枳棘卑栖盛羽仪。挽粟一朝楼橹去,旌书连夜度支移。邑多竹色袍俱映,路近松江鲙每思。
方孝孺 · 明代 · 诗
田单拜齐将,即墨乘孤危。群心效死斗,燕士不敢支。一朝宠禄盛,惜身思自持。
仇远 · 元代 · 诗
斫窗黏纸著方床,四面虚明取向阳。毡席坐来终日暖,皮帘揭动北风凉。挂瓶水满梅花活,折鼎汤鸣芋子香。
王庭圭 · 宋代 · 诗
池塘春草年年绿,笔力千钧挽莫回。南国遗骚拾兰芷,西湖体雪禁梨梅。穷途言咏颇寒窘,治世音声无怨哀。
胡应麟 · 明代 · 诗
岂为干城驻,能将一壑专。郡僚携白傅,地主借青莲。岳色含杯堕,江流卧榻悬。
王逢 · 元代 · 诗
泽国李膺舟,风霜季子裘。家依南越鸟,身适大宛骝。甲乙帷虚夜,蓬莱殿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