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梅花尚未凋尽,百花还未开放,残存的梅枝却因大雪摧折而日渐稀疏。我卧病在床,听见屋檐滴落的融雪声如秋雨般点滴不断,才明白这是东风悄然吹来,为春天扫除冰雪、迎接新生。
以上为【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唱和作诗。
2. 赵德麟:即赵令畤,字德麟,北宋文学家,苏轼友人。
3. 雪中惜梅:在雪天怜惜梅花,暗示梅花将尽。
4. 且饷柑酒:同时馈赠柑橘与酒,古人冬春之际常以柑酒相赠。
5. 千花未分出:指春天尚未真正到来,百花还未开放。
6. 梅馀:残存的梅花。
7. 遣雪摧残:指大雪不断压折梅枝。
8. 计已疏:意谓保护梅花的打算已落空,或梅花凋零之势已难挽回。
9. 卧闻点滴:诗人卧病听雪融水滴落之声。
10. 东风为扫除:东风吹来,融化冰雪,象征春天来临,扫除寒冬残迹。
以上为【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之一,以细腻笔触描绘冬末春初时节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梅花凋零的惋惜与对春意萌动的敏感体察。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语言含蓄隽永,意境清幽深远。通过“遣雪摧残”“东风扫除”等拟人化描写,既表现了自然更替的无情,也暗含诗人对生命流转的哲思。虽写惜梅,实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新生希望的期待。
以上为【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小诗以“惜梅”为题眼,却不直写梅花之美,而是从其衰败之态入手,展现冬春交替之际的微妙变化。首句“千花未分出梅馀”,点明时节尚早,万木未苏,唯余几枝残梅独放,反衬出梅花的孤高清绝。次句“遣雪摧残计已疏”,一个“遣”字赋予雪以意志,似天公有意摧折,而“计已疏”则流露出诗人无力护花的无奈。后两句转写听觉感受,“卧闻点滴如秋雨”,将融雪之声比作秋雨,既渲染了冷寂氛围,又以“秋雨”这一萧瑟意象强化了时光流逝之感。结句“知是东风为扫除”陡然一转,由悲转喜,揭示点滴之声原是东风解冻、春意萌动的信号。此句寓意深远,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洞察,也隐含人生逆境终将过去、新机必将到来的达观情怀。全诗结构紧凑,由视觉到听觉,由外景入内心,层层递进,体现了苏轼晚年诗风趋于平淡而意味深长的特点。
以上为【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语淡而味永,写景中寓时序之感,非徒咏物也。”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引冯舒语:“‘卧闻’二句,静中得之,妙在不说破。”
3.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东坡此等诗,看似不经意,实则字字有来历,耐人咀嚼。”
4. 《历代诗话》引《竹坡诗话》:“东坡爱梅,每于残雪中见其风骨,此诗‘东风为扫除’一句,翻出新意,不落伤春套语。”
5.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三首皆清丽可诵,此首尤以转折见胜,末句若不经意,而生机盎然。”
以上为【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