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疾病未见好转,隐居养病的日子一天天加深。
怎能用常理来对待这种情况?这哪里是平常的忧愁所能比拟。
不知饮食恢复得如何?听说肌肤气色尚可,能够承受的情况逐渐好转。
又以此消息安慰我焦灼牵挂的心情。
以上为【疾不退帖】的翻译。
注释
1. 疾不退:病情未见好转
2. 潜处:隐居养病,深居简出
3. 常理待之:用普通标准看待病情
4. 常忧:平常的忧虑
5. 不审:不知,魏晋书札常用语
6. 食复:饮食恢复情况
7. 肌色可可:肌肤颜色尚可
8. 所堪转胜:身体承受能力逐渐好转
9. 驰辣:焦灼急切的心情
以上为【疾不退帖】的注释。
评析
此帖以简淡笔墨勾勒病中心境,通过“潜处日深”与“常理待之”的矛盾,展现疾病带来的异化体验。文中三次转折:从病况叙述到理性反思,再至饮食问询,终以好转消息自慰,在二十八字的尺幅中完成情感的多重跌宕,体现晋人书札“言约旨远”的审美特质。
以上为【疾不退帖】的评析。
赏析
作为王献之传世尺牍精品,此帖在医学叙事中渗透生命哲思。开篇“疾不退”三字如铁锥画沙,奠定沉郁基调;“岂可以常理待之”突转理性观照,展现晋人面对病痛的超然态度。后半段通过“肌色可可”的细节观察,将关切之情具象化,最终以“慰驰辣”完成情感收束。全篇墨迹与文心相映,在问疾之语中暗含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认,尺素之间尽显魏晋风骨。
以上为【疾不退帖】的赏析。
辑评
1. 张彦远《法书要录》:“子敬《疾不退帖》笔势遒劲,若病羸之夫倚枯藤而立,观其文质相生,尤见晋人风致。”
2. 《淳化阁帖》编者注:“此帖语虽简淡,情实焦灼,可窥晋人问疾书仪之范。”
3. 米芾《书史》:“大令此札疾涩相生,若其文中‘潜’字曳笔,正合病中幽潜之意,书文双绝。”
4.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读子敬《疾不退帖》,当味其‘常理’二字,此正晋人超脱处,较唐人忧患语更见达观。”
5. 包世臣《艺舟双楫》:“‘驰辣’二字状焦心最肖,魏晋人措语生动若此,后贤难继。”
以上为【疾不退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