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子敬。王羲之子。女为安帝皇后。少有盛名。起家州主簿,迁吴兴太守,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官至中书令,时称“王大令”。工草隶,善丹青。幼学父书,次习于张芝,后改变古拙书风,自创新体,与父齐名,并称“二王”。...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姊性缠绵,触事殊当不可。
献之方当长愁耳。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
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
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
玄度时往来,以此为慰。
兴公使适还数日,俱都下问,人情所尤,良可欢息。
诸从数问龄,前来经日,极为差。
玄度何来迟,深令人忧悬耶。
常谓有理,因祠监多。
感足下共事甚善,然所造极难。
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
当具东改枋三四。
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
献之白:不谓鄱阳一门,艰故至此。
追寻悲惋,益不自胜,奈何奈何!政坐视其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无可成。
献之。
省前书,故有集聚意,当能果不?足下小大佳不?闻官前逼,遣足下甚急,想以相体恕耳。
足下兄子以至广州耶?当有得集理不念悬心也耳。
消息亦不可不恒精以经心。
向秋冷疾下,亦应防也。
献之下断来恒患湿头痛。
近与铁石共书,令致之,想久达。
不得君问,以复经月,悬情岂可言。
顷更寒不适,颇有时气,君顷各可耳。
知铁石前往,快作乐。
诸君善处世,达于当年,不复过此。
仆端坐将百日,为尸居解日耳。
委曲前书,且想胜常也,诸人悉何如,承冠军定入,计今向达都,汝奉见欣庆。
但恐停日不多耳。
忽动小行多,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
又风不差。
脚更肿,转欲书疏,自不可已。
卫军犹未平和,而哀劳,殊未得尽消息理,常以不宁。
仆射得散力,甚慰! 表解台职,不知得恕不?复冠军告。
悬企。
诸女无日,事悬心。
阮新妇何日至?慰姊目下。
夏日,感思兼悼,切割心怀,痛当奈何奈何!得思道书,慰意。
薄热,汝比各可不?吾并故诸恶劳,益勿勿。
献之白疏。
再拜。
夏节近,感思深,惟穷号崩绝,不可忍处。
晴快。
节过岁终,众感缠心,伏惟同之。
奉月初告,承极不平复,头眼半体疹恒恶。
兄告说姊故殊黄瘦,忧驰可言。
想彼悉佳。
汝复见诸女不?此上下故尔耳。
诸舍不能集会,深哽塞!仰料静婢自常不和,知从事甚简致此佳也。
诸舍复如与何?吾家多患忧。
面比问,慰情,不知可耳。
思恋,触事弥至。
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
来月十左右,便当发。
得书为慰。
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折,故顿,极难劳。
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怅恨深。
承舍内分连近豫遂就,难以喻痛济理。
献之白。
献之承白,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忧悚犹深。
不审以服散未?必得力耳。
比驎相闻,故云恶。
愿余上下安和。
知婢日夕疏,慰意。
育故羸,悬心。
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
体中复何如。
弟甚顿,勿勿不具。
献之等再拜:不审海盐诸舍上下动静,比复常忧之。
姊告无他事。
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
今送梨三百。
晚雪,殊不能佳。
鸭头丸,故不佳。
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新埭无乏东山松,更送□百。
叙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
船□□给,勿更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