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睡眠稀少惹人嘲笑我这老翁,独拥火炉静坐将近三更天。
月影西移消散了庭中花影,北风送来更漏声断断续续。
用凫形鼎煮茶方显非俗物,就着雁足灯展卷最慰幽情。
兴致来时自喜身犹强健,一纸清诗随笔从容写成。
以上为【拥炉】的翻译。
注释
拥炉:围坐火炉旁,宋人冬日常俗
老生:陆游自称,时年约七十余岁
漏声:古代计时器滴漏声,象征时间流逝
凫鼎:凫形香炉,典出《宣和博古图》
雁灯:雁足灯,汉代宫灯制式,喻高雅
取次:任意、随便,语出白居易"醉把花枝取次吟"
以上为【拥炉】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冬夜围炉为时空框架,构建出三重意境:首联通过"笑老生"与"欲三更"的对照,展现诗人与外界的疏离;中间两联以月移花影、风传漏声营造静寂时空,继以凫鼎煎茶、雁灯开卷塑造高雅脱俗的自我形象;尾联在"自喜强健"的短暂欢欣中,暗含"清诗取次成"背后的生命紧迫感。全诗在闲适表象下潜藏着深刻的年龄焦虑与创作自觉。
以上为【拥炉】的评析。
赏析
此诗艺术成就体现在三个维度:时空处理上,从"欲三更"的深夜到"月西移"的凌晨,通过时间推移暗示诗人不寐之深;意象组合上,"花影-漏声"的虚实相生,"凫鼎-雁灯"的古雅对仗,构建出士大夫书斋的美学空间;情感表达上,"自喜犹强健"的庆幸与"一纸清诗"的迅捷形成微妙张力,既彰显创作活力,又暗喻生命与诗艺的竞跑。尾句"取次成"看似轻松,实则是"老病梦中犹作诗"(陆游《梦中作》)创作痴迷的另一种呈现。
以上为【拥炉】的赏析。
辑评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剑南诗稿》:"游诗清新刻露,而出以圆润,如《拥炉》诸作,能融情于景,自具炉锤。"
近代·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卷五十六:"此诗作于嘉泰二年冬,'凫鼎''雁灯'一联可见放翁晚年生活虽简而情趣不改。"
日本·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陆游《拥炉》体现宋诗日常化特质,将书斋生活转化为诗学空间,漏声花影间自有宇宙。"
以上为【拥炉】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