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莲子劈开必然露出中间的绿薏(忆),棋盘落满棋子终局无期。
破衫的"破"字暗藏重逢的"缝"意,共同的一餐又何曾有过忘记的时刻。
以上为【席上代人赠别三首】的翻译。
注释
1. 莲子:谐音"怜子",寓意爱怜
2. 臆:莲子中间的绿芯,谐音"忆"
3. 楸枰:楸木棋盘,指围棋
4. 著尽:棋子下满
5. 破衫却有重逢处:"破"字隐含"缝"意,谐音"逢"
6. 一饭:化用"一饭之恩"典故,指共同经历
以上为【席上代人赠别三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借席间戏作赠别之辞,以谐音双关、字谜拆解等文字游戏,将离别情愫转化为机智幽默的表达。全诗四句皆用隐喻:首句以莲子核心喻深藏的情意,次句以棋局喻人生聚散无常,后两句通过汉字拆解与生活细节,在戏谑中传递出对重逢的笃定与往昔情谊的珍视。这种以巧思化解离愁的写法,充分体现了苏轼豁达幽默的个性特征与宋诗理趣化的审美倾向。
以上为【席上代人赠别三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艺术魅力在于将文字游戏提升为情感表达的创新实践。首句通过莲子物性(必露薏)与语音双关(忆),构建起情感必然性的隐喻;次句以棋局终有时反衬离别无期的怅惘;第三句巧用汉字结构学,"破"字藏"缝"的发现既体现文字趣味,又暗含人生哲理;末句用"一饭"典故的变体,将日常记忆升华为永恒情感印记。全诗在严谨的七绝格律中展现灵动思致,表面嬉笑戏谑深处,实含对人情世事的透彻领悟,堪称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典范之作。
以上为【席上代人赠别三首】的赏析。
辑评
1. 清人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此诗四句皆用隐语,首句谓怜子必知其意中忆念,次句谓着棋则有胜负,着尽则无期,皆喻离别之情。"
2. 近人陈迩冬《苏轼诗选》:"运用民歌的双关、谐音表现手法,把离情别绪说得那样风趣,是东坡的创造。"
3. 王水照《苏轼选集》:"以游戏笔墨写深情,在解颐妙语中暗含人生体悟,体现了苏轼式的智慧。"
4. 日本学者山本和义《诗人与造物》:"苏轼通过文字本身的解构与重构,在语言的缝隙中开辟了新的诗意空间。"
以上为【席上代人赠别三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