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达官贵人们衣着华美、饱食终日,空自忙碌纷扰,
有谁能理解颍考叔借一杯肉羹感悟君心的深意?
这位颍谷镇守边疆的官吏虽然身份卑微,
却因至纯的孝道而流芳百世,至今为人传颂。
以上为【颍考叔】的翻译。
注释
颍考叔:春秋时期郑国颍谷封人,以孝行感化郑庄公母子和解
衣冠肉食:指代身居高位、享受俸禄的官员
杯羹感悟:典出《左传》,颍考叔与郑庄公共食时故意留下肉羹,借机劝谏庄公念及母子之情
封人:镇守边疆的官吏,职位较低
贱士:地位卑微的士人
以上为【颍考叔】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咏史之作,取材自《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与颍考叔的故事。诗人通过“衣冠肉食”的朝臣与“颍谷封人”的鲜明对比,批判了身居高位者的庸碌无为,赞颂了地位卑微者的智慧与纯孝。全诗以“谩纷纷”与“纯孝闻”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真正的道德价值不取决于身份地位,而在于内在品格的史学观,体现了宋代士人注重名节教化的思想特征。
以上为【颍考叔】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虽仅二十八字,却蕴含深远的伦理思考。前两句以“谩纷纷”生动刻画了权贵群体的浮躁姿态,“谁解”一词既含批判又带期待,为后文张本。后两句笔锋陡转,用“虽”“却”这对转折连词,在身份与品德的悖论中突显主题。诗人特别选用“纯孝”二字,既契合《左传》“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的原始记载,又暗合宋代理学对孝道精神的推崇。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展现了王十朋作为南宋状元重臣的历史洞察力。
以上为【颍考叔】的赏析。
辑评
明·郑柏《金华贤达传》:“王忠文公《颍考叔》诗,以‘衣冠’反照‘贱士’,深得《春秋》褒贬之旨。”
清·顾嗣立《元诗选》:“梅溪此绝,二十八字中自具史笔,『杯羹感悟』四字括尽《左传》数百言。”
清·宋长白《柳亭诗话》:“宋王十朋咏颍考叔:『谁解杯羹感悟君』,盖讽当时士大夫不能以孝道格君心也。”
以上为【颍考叔】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