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去年王子直送子由北归,跋涉万里,历经艰辛,如今我们又在赣江之畔重逢。我已穷得连破旧的皮衣都无人肯典当,你却如当年邹游般慷慨助我远行。解缆启程时还想与你同行,但回家后还得和妻子商量一番。听说近年来你已潜心炼丹修道,不怕年老发白如雪。只愿多买些山田,养鹤度日,而你却已在朝中受封为“富民侯”,荣耀加身。
以上为【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返百舍,今又相逢赣上,戏用旧韵,作诗留别】的翻译。
注释
1. 王子直:名钦臣,字子直,北宋文学家,与苏轼兄弟交好。
2. 岁:年。北归:指送苏辙(子由)从北方返回南方。
3. 百舍:极言行程遥远。《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4. 赣上:赣江之上,指今江西一带。苏轼晚年贬惠州、儋州,北归途中经江西。
5. 米尽无人典破裘:形容极度贫困,连破皮衣也无人愿意典当。
6. 邹游:典出《史记·货殖列传》,邹阳、枚乘等游士以才学受礼遇,此处借指王子直如贤士般助人远行。
7. 解舟:解开船缆,准备出发。
8. 归舍聊须与妇谋:回家后还需与妻子商量,化用陶渊明《饮酒》“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之意,表现生活琐事需家庭协商。
9. 丹伏火:道教炼丹术语,指炉火已伏,丹药将成,喻修炼有成。
10. 富民侯:汉代有“富民侯”之号,赐予劝农有功或富国利民者,此处戏称王子直新受朝廷封赏。
以上为【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返百舍,今又相逢赣上,戏用旧韵,作诗留别】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晚年所作,记述与友人王子直在赣地重逢的情景,抒发了人生聚散、贫富异路、志趣分殊的感慨。全诗语调诙谐,用典自然,表面戏谑,实则蕴含深沉的人生体悟。诗人自嘲贫困潦倒,而友人却已位至显贵,然自己仍向往闲适山林,表现出超脱功名、安贫乐道的情怀。诗中“丹伏火”“雪蒙头”暗喻岁月流逝与精神追求,“添鹤口”“富民侯”则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仕隐之别。整体风格冲淡含蓄,寓庄于谐,体现了苏轼晚年人生境界的圆融与豁达。
以上为【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返百舍,今又相逢赣上,戏用旧韵,作诗留别】的评析。
赏析
本诗以重逢为背景,通过今昔对照展现人生际遇的差异。首联“米尽无人典破裘,送行万里一邹游”,既写自身困顿,又赞友人义举,形成贫与义的张力。颔联“解舟又欲携君去,归舍聊须与妇谋”,语气轻松,似有再同行之意,却又因家事踌躇,透露出羁旅生涯的无奈与家庭责任的牵绊。颈联“闻道年来丹伏火,不愁老去雪蒙头”,转写友人修道养生、超然物外之态,反衬诗人对岁月流逝的坦然接受。尾联“剩买山田添鹤口,庙堂新拜富民侯”,以“山田养鹤”象征隐逸理想,以“富民侯”代表仕途显达,二者并置,构成强烈对比,表达诗人虽处困厄而不慕荣利的高洁志趣。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厚,戏谑中见深情,是苏轼晚年酬赠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返百舍,今又相逢赣上,戏用旧韵,作诗留别】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语带诙谐,而情致深婉,可见晚年与故人相逢之慨。”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米尽无人典破裘’,语极酸楚,而以戏言出之,愈见其悲。”
3. 清·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丹伏火’‘雪蒙头’,写子直修养之功;‘添鹤口’‘富民侯’,自分出处之异,寓意深远。”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东坡晚年诗,渐入平淡,此篇尤见真趣,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胸次洒落可知。”
5.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善以谐语写哀情,此诗‘戏用旧韵’而实含无限感慨,所谓‘嬉笑之怒,甚于裂眦’者也。”
以上为【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往返百舍,今又相逢赣上,戏用旧韵,作诗留别】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