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龙旗色彩斑斓而祥瑞,木铎之声清脆响亮。
几行宽厚仁政的诏书颁布,四海之内皆萌发新生之愿。
以上为【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的翻译。
注释
1. 春帖子词:宋代宫廷习俗,每逢立春或节庆,臣子向皇帝、后妃进献的五言或七言短诗,内容多歌颂时和年丰、君德政善。
2. 皇帝阁:指专为皇帝所设的帖子词,置于宫中阁殿,以应时节。
3. 霭霭:云气密集貌,此处形容龙旗色彩浓丽、祥瑞氤氲。
4. 龙旗:绘有龙纹的旗帜,帝王仪仗之一,象征皇权与天命。
5. 琅琅: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6. 木铎:古代宣布政令时摇动的铃铛,铜舌木身,取“金口木舌”之意,象征宣教布政。《论语·八佾》:“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后世用以代指教化。
7. 宽大诏:指皇帝颁布的赦罪、减赋、惠民等仁政诏书。
8. 发生心:萌发生机之心,既指自然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亦喻百姓因仁政而重获生机与希望。
9. 四海:指天下、全国。
10. 数行:几行,极言诏书简短而效力广大,体现“一言兴邦”之意。
以上为【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所作《春帖子词》六首之一,系献于皇帝阁的应制之作。此类诗歌多用于节令或庆典时进呈君主,内容以颂圣、祈福、劝善为主,语言典雅庄重。本诗通过描绘皇家仪仗(龙旗)与教化象征(木铎),赞颂朝廷发布宽大诏令,体现仁政爱民之心,使天下万物得以萌发生机。全诗虽属应制体,却无堆砌辞藻之弊,意象清新,气象宏阔,寓教化于自然生机之中,体现了苏轼在规整体制中仍能抒写胸襟的艺术功力。
以上为【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短短二十字,结构谨严,意象丰赡。首句“霭霭龙旗色”以视觉写皇家威仪,次句“琅琅木铎音”以听觉传教化之声,二者结合,构建出庄严而清明的治世图景。后两句由具象转入抽象,从仪仗礼乐转向政令实效,“宽大诏”三字点出仁政核心,“发生心”则巧妙双关——既是自然界的春意萌动,又是民心复苏、社会焕新的象征。苏轼善将哲理与诗意融合,此处以“发生心”收束,赋予政治行为以生命气息,使全诗不落俗套。作为应制诗,其既能合乎体例,又不失风骨,堪称宋人春帖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为【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春帖子虽小制,然苏子瞻能以气象胜,不徒事雕饰。”
2.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东坡诗集》评其帖词云:“语虽应制,而气象雍容,寓意深远,非徒颂圣而已。”
3. 清·沈德潜《唐宋诗醇》卷三十四:“龙旗、木铎,一色一声,写出朝廷尊严;宽诏、发生,见仁恩所被,如春气之周流。苏诗之得体如此。”
4. 《历代诗话》引《苕溪渔隐丛话》:“东坡《春帖子》,虽应制之作,然皆有补于风化,非苟焉而已。”
以上为【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