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再次踏入千山之中,真可谓万里远行。
踏着寒霜时常清晨驾车,举着火炬有时夜间赶路。
古老驿站怪异的藤蔓缠绕,荒凉池塘成群大雁哀鸣。
旅途之中常常难以安睡,归乡之梦又如何能够达成。
以上为【梦藤驿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梦藤驿:陆游入蜀途中驿站名,具体地点待考
2. 履霜:脚踏寒霜,语出《诗经·魏风·葛屦》
3. 早驾:清晨驾车启程
4. 秉炬:手持火把夜行
5. 宵征:夜间赶路,见《诗经·召南·小星》
6. 古驿:年代久远的驿站
7. 怪藤合:奇异藤蔓交缠闭合
8. 荒陂:荒凉的水塘
9. 群雁鸣:古诗词中雁鸣多寓思乡之意
10. 若为:如何能够,唐宋习语
以上为【梦藤驿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白描手法勾勒羁旅苦况,通过"千山万里"的空间拓展与"履霜秉炬"的时间延展,构建出苍茫的行役图景。中间两联以"怪藤合""群雁鸣"的荒寂意象,强化了客愁的视觉与听觉感受。尾联"少睡"与"归梦"的矛盾,深刻揭示了游子身心分离的生存状态,在简淡笔墨中蕴含深沉的情感张力。
以上为【梦藤驿二首】的评析。
赏析
陆游此诗作于乾道八年(1172)赴任夔州通判途中,展现其早期诗风的凝练特质。首联"又"字暗示宦游频仍,"真成"强化空间实感。颔联"履霜""秉炬"的昼夜兼程,具象化宦途艰辛。颈联转向环境描写,"怪藤"的视觉奇崛与"雁鸣"的听觉苍凉,共同营造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尾联直抒胸臆,"少睡"对应前文劳顿,"归梦难成"则暗含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面写思乡之情,深层却寄托着诗人对人生归宿的哲学思考。
以上为【梦藤驿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陈衍《宋诗精华录》:“‘怪藤合’三字写尽古驿荒寒,是放翁独造之境。”
2. 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此诗作于入蜀道中,与后期七律之宏肆不同,犹带江西诗派瘦硬痕迹。”
3. 程千帆《古诗考索》:“颔联造语劲健,昼夜行役之状如在目前,得力于老杜《发秦州》诸作。”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陆游善于在羁旅题材中注入生命体验,‘归梦若为成’之间包含着对仕隐矛盾的终极追问。”
5. 莫砺锋《陆游诗选》:“全诗以时间顺序展开,从早驾、宵征到夜宿,最后归结为心理时间‘归梦’的破灭,结构严谨而意脉深婉。”
以上为【梦藤驿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