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潋滟幽修语。湘君宝马上神云,碎佩丛铃满烟雨。
吾闻三十六宫花离离,软风吹春星斗稀。玉晨冷磬破昏梦,天露未干香着衣。
兰钗委坠垂云发,小响丁当逐回雪。晴碧烟滋重叠山,罗屏半掩桃花月。
太平天子驻云车,龙炉勃郁双蟠拿。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
乱珠触续正跳荡,倾头不觉金乌斜。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莫沾香梦绿杨丝,千里春风正无力。
翻译
金虬盘曲在古拙石潭旁,勺陂波光潋滟似幽怨低语。
湘君骑着宝马上升云端,碎玉鸣佩与丛铃声响彻烟雨。
我听说三十六宫繁花离离,软风送春时星斗稀疏。
玉晨宫清冷磬声惊破昏梦,晨露未干花香已染衣衫。
兰钗坠落在如云发间,细微叮当声追逐回雪舞姿。
晴空下碧烟滋润着重叠山峦,罗屏半掩着桃花映月的清辉。
太平天子的云车停驻,龙炉香雾蓬勃双龙盘绕。
宫中近臣抱扇伫立,侍女低垂发髻翠钿轻落。
连续跳跃的珠玉正活泼激荡,抬头不觉金乌已然西斜。
我也为您发出长长叹息,封存深情远寄却愁绪黯然。
莫要让香梦沾染绿杨柔丝,千里春风正显绵软无力。
以上为【郭处士击瓯歌】的翻译。
注释
1. 击瓯:唐代流行音乐形式,以十二只瓷瓯盛水击奏
2. 佶栗:耸动貌,韩愈《赠张籍》"窥奇摘海异,恣韵激天鲸。肠胃绕万象,精神驱五兵"
3. 金虬:金龙,《汉书·司马相如传》"青龙蚴蟉于东箱"
4. 勺陂:池名,在长安西南
5. 湘君:湘水之神,《楚辞·九歌》有《湘君》篇
6. 三十六宫:汉长安宫殿总数,骆宾王《帝京篇》"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7. 玉晨:道观名,《云笈七签》"玉晨大道君"
8. 回雪:舞姿如雪回旋,曹植《洛神赋》"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9. 太平天子:指唐宣宗,温庭筠曾献《再生桧赋》
10. 龙炉勃郁:香炉龙形雕饰烟气升腾
11. 金乌:太阳,《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
以上为【郭处士击瓯歌】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通感手法构建音乐意境,通过"碎佩丛铃""乱珠跳荡"的听觉转译,将击瓯之声幻化为瑰丽视觉意象。诗中"三十六宫花离离"的时空延展与"金乌斜"的时间感知形成张力,末句"春风无力"的隐喻既写音乐馀韵,又暗含晚唐式微的集体焦虑,体现温庭筠"香软密丽"的诗风与深沉的历史关怀。
以上为【郭处士击瓯歌】的评析。
赏析
此诗采用"听觉-视觉-通感"的层进结构展现音乐魔力。前四句以"金虬石潭"的凝重反衬"碎佩丛铃"的清脆,用湘君乘云的神话意象将击瓯声升华为天籁。"三十六宫"六句突然转入人间春色,以"冷磬破梦"的尖锐保持音乐主题,而"兰钗委坠"的细节暗示聆听者的沉醉状态。"太平天子"八句铺陈宫廷聆听场景:龙炉蟠拿的动态烟气与近臣侍女的静态仪容,构成庄严与灵动的双重审美;"乱珠跳荡"的连珠喻体将音乐高潮视觉化,"金乌斜"的时间错觉更显艺术魅惑。结尾"缄情远寄"的收束与"春风无力"的悠长馀韵,完成从感官享受到精神共鸣的升华,与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同为唐诗音乐描写的神来之笔。
以上为【郭处士击瓯歌】的赏析。
辑评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飞卿《击瓯歌》'碎佩丛铃满烟雨'七字,真绝唱也,王阮亭谓'似李长吉',实则温自有其绮艳处。"
2.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乱珠触续正跳荡'写声入画,'倾头不觉金乌斜'写听出神,双绝。"
3. 清·曾益《温飞卿诗集笺注》:"结语'莫沾香梦绿杨丝',即《达摩支曲》'红泪文姬洛水春'意,而托体愈浑。"
4. 近人郑文焯《花间集评》:"此篇实开《花间集》咏物法门,'软风吹春星斗稀'句尤见词笔。"
以上为【郭处士击瓯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