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在田里耕种紫芝,虽已生根却尚未可采撷。
时光悄然流逝,令人叹息年华老去、鬓发斑白。
清晨的露珠从天而降,滴滴落入沧海。
忽然间嫩芽迅速生长,枝叶繁茂的日子即将到来。
夜晚点燃沉水香,持守戒律,切勿中途生悔。
以上为【和陶拟古九首】的翻译。
注释
1. 耝(chú)田:耕地,锄地。耝,同“锄”。
2. 紫芝:灵芝的一种,古人视为祥瑞之草,象征高洁与长寿,常用于比喻隐逸之士或道德修养。
3. 未堪采:还不到采摘的时候,比喻德行或事业尚未成熟。
4. 逡巡:迟疑徘徊,此处引申为不知不觉地过去。
5. 太息:深深叹息。
6. 毛发改:毛发变白,形容年岁渐老。
7. 玉露:晶莹如玉的露水,常象征天地精华或清净之气。
8. 滴沥:水滴下落的样子。
9. 须芽:初生的嫩芽。
10. 沉水香:即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燃烧时香气清远,佛教中常用以供佛、静心。持戒焚香,表虔诚修持之意。
以上为【和陶拟古九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拟陶渊明《拟古九首》之作,借田园意象抒写人生感悟与修心之志。全诗以“种紫芝”起兴,象征高洁理想的追求;“未堪采”则暗示理想尚在孕育之中,需待时日。中间四句由物及人,感慨岁月飞逝、人生易老,又以自然之生机(玉露滴海、须芽长茂)寄寓希望不灭、修行终将有成之信念。末二句直指内心修养,强调持戒守志的重要性。整体风格冲淡自然,深得陶诗神韵,体现了苏轼晚年超然物外、安于天命的思想境界。
以上为【和陶拟古九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清晰,意境深远。开篇以“耝田种紫芝”营造出隐逸田园的图景,紫芝非寻常作物,其种植行为本身就带有精神追求的象征意义。第二联转入对时间流逝的感喟,“逡巡岁月度”与“太息毛发改”形成强烈对比——外在劳作缓慢而内在生命急速衰老,凸显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切体悟。第三联笔锋一转,描写晨露滴海、新芽骤长,以自然界的循环与勃发之机,传达出“天道酬勤”“否极泰来”的哲理。结尾两句回归内心修持,“夜烧沉水香”不仅是宗教仪式,更是心灵净化的过程,“持戒勿中悔”则是全诗主旨所在:无论外界如何变迁,修身守志不可动摇。语言朴素而意蕴深厚,气象宁静而不失力量,充分展现了苏轼融儒释道于一体的人生智慧。
以上为【和陶拟古九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评:“拟陶之作,形神兼备,此首尤得渊明冲澹之致。”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云:“此诗托兴幽微,语似平易而意含深远,种芝、烧香皆寓修持之意,非徒写景也。”
3. 近人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虽未直接评此诗,但指出:“东坡晚年和陶,实乃借彼之酒杯,浇己之块垒,多寓身世之感。”可为此诗背景之佐证。
4. 钱钟书《谈艺录》称:“苏和陶诗,往往于闲适中见劲气,此‘须芽忽长茂’二句,生机勃然,非枯寂者所能道。”
以上为【和陶拟古九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