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万里秋风牵动无尽的愁思,
窗外玉树在秋影中透着寒意。
独自掩上柴门,沐浴在明月下,
泪水沾湿衣袖,斜倚着栏杆。
以上为【秋感】的翻译。
注释
1. 金风:秋风,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秋属金故称
2. 玉树:形容树木经秋后枝干如玉般清冷
3. 香袂:带有香气的衣袖,代指诗人衣衫
4. 阑干:即栏杆
以上为【秋感】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秋日意象为载体,通过"金风""玉树""明月"等意象的巧妙组合,构筑出清冷寂寥的意境。前两句以万里秋色与一窗寒影形成空间对比,后两句以"独掩柴门"与"泪倚阑干"勾勒出孤寂身影,四句诗中情感层层递进,将秋思与个人感伤完美融合,体现了杜牧诗风清丽隽永的特点。
以上为【秋感】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以凝练笔法展现深秋夜思。首句"金风万里"以宏阔空间反衬愁思无尽,次句"玉树寒影"借窗外景物转写切身寒意,两句由远及近形成情感张力。后两句通过"独掩柴门"的封闭空间与"明月下"的开放场景形成矛盾统一,最终定格在"倚阑干"这一经典意象上,以静态画面传递动态情感流变。全诗二十八字中,"秋风-玉树-明月-泪痕"的意象链环环相扣,在清空意境中暗藏沉郁底色,展现杜牧晚期诗歌"雄姿英发与沉郁顿挫并存"的艺术特质。
以上为【秋感】的赏析。
辑评
1.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牧之绝句,寓感慨于清微疏朗之中,此诗尤见其妙
2. 清·黄周星《唐诗快》:前二句是秋,后二句是感,而"思何尽"三字已暗透"感"字
3.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金风玉树,本是佳景,着一"寒"字便成愁绪,此唐人三昧处
4.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后二句与李白"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同一风致,而凄婉过之
以上为【秋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