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当年在庾令楼中初次相见,
武昌春日的柳条恰似她纤柔的腰肢。
昔日相逢欢笑尽皆恍然如梦,
如今不知她已化作烟雨还是流云,飘渺难寻。
以上为【有所嗟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有所嗟:为某事而叹息。嗟,叹息。
2. 庾令楼:指东晋庾亮镇守武昌时所建南楼,后世常代指武昌官署楼阁。
3. 武昌春柳:化用《晋书》载庾亮在武昌时“秋夜登南楼”典故,此处转秋为春。
4. 腰肢:以柳枝拟美人体态,源自白居易“杨柳小蛮腰”诗意。
5. 为雨为云:化用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意象,暗喻男女情缘。
6. 今不知:既指佳人踪迹难寻,亦暗含生死茫茫之叹。
以上为【有所嗟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春柳喻佳人腰肢,将瞬间的美感凝固为永恒意象。后两句借楚襄王云雨典故,将现实相遇升华为玄幻之境,今昔对照间尽显人事无常之叹。全诗在明丽与朦胧的意象转换中,完成对逝去情感的追忆与叩问,展现中唐诗人对生命瞬逝性的深刻感悟。
以上为【有所嗟二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为刘禹锡《有所嗟二首》组诗之首,展现其晚期诗风中的凝练与空灵。首句“庾令楼”用典精妙,既点明武昌地理,又借庾亮镇守典故暗含仕宦漂泊之感。次句“春柳似腰肢”以自然物象勾连人体美感,延续了自《诗经》“手如柔荑”以来的比兴传统。第三句“尽如梦”承转陡峭,将前两句的明媚记忆骤然推入虚无之境。结句“今不知”以开放式收束,使全诗在云雨意象的氤氲中余韵悠长,与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形成不同向度的时空追问。
以上为【有所嗟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此诗庾楼柳枝与高唐云雨两典并用,前实后虚,构成时空叠影,较白乐天‘鄂州南楼’诗更见蕴藉。”
2. 卞孝萱《刘禹锡诗评注》:“‘春柳’意象既承古乐府折柳传统,又启晚唐温庭筠‘柳丝长’诸作,在中唐怀人题材中具转关意义。”
3.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结句双关云雨与生死,与元稹‘除却巫山不是云’形成互文,共构中唐悼亡诗学的双重变奏。”
以上为【有所嗟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