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惊禽一辞巢,栖息无少安。


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


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


幽境此何夕,清光如为人。


潭空破镜入,风动翠蛾颦。

把取菱花百鍊镜,换他竹叶十旬杯。

颦眉厌老终难去,蘸甲须欢便到来。

妍丑太分迷忌讳,松乔俱傲绝嫌猜。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有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兰。


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楚关蕲水路非赊,东望云山日夕佳。


薤叶照人呈夏簟,松花满碗试新茶。


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

禹锡白:零陵守以函置足下书爰来,屑末三幅,小章书仅千言,申申亹亹,茂勉甚悉。
相思之苦怀,胶结赘聚,至是泮然以销,所不如晤言者亡几。
书竟获新文二篇,且戏予曰:将子为巨衡,以揣其钧石铢黍。

蝉鸣官树引行车,言自成周赴玉除。


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


常时载笔窥金匮,暇日登楼到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