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翁憔悴老一官,厌见苜蓿堆青盘。
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
今君滞留生二毛,饱听衙鼓眠黄紬。
更将嘲笑调朋友,人道猕猴骑土牛。
愿君恰似高常侍,暂为小邑仍刺史。
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
翻译
梅圣俞诗集中提到的“毛长官”,就是如今在潜县担任县令的国华。梅圣俞去世十五年后,这位君(指毛国华)仍然只是个县令。他因捕蝗来到梅圣俞旧居所在的邑地,苏轼便作此诗调侃他。
你这诗坛老翁,憔悴一生只当了个小官,早已厌倦了衙门里那清苦的苜蓿饭食。
回家后面对妻子也感到羞愧,自比成一条逆着竹竿艰难上爬的鲇鱼。
如今你滞留小县,两鬓已生白发,整日听着衙门的鼓声,在粗绸被中昏睡。
你还用玩笑话取笑朋友,别人却说你是猕猴骑在土牛上——滑稽又不相称。
但愿你像高适那样,虽暂居小城,终究还能升为刺史;
可别像孟浩然一般,虽有才学却被明主放归山林。
正逢仕途困顿、年成荒恶之时,飞蝗来袭遮天蔽日。
令人羡慕的是,你的辖区稻田如云般丰茂,蝗虫似乎都认得贤人,竟绕道而行,百姓却不识你的德政。
---
以上为【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的翻译。
注释
1. 梅圣俞:即梅尧臣,北宋著名诗人,字圣俞,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宋诗奠基者之一。
2. 毛长官:指毛国华,时任于潜县令。于潜,今属浙江临安。
3. 国华:毛国华,生平不详,从诗中可知其长期任县令,颇有清名。
4. 圣俞没十五年:梅尧臣卒于嘉祐五年(1060年),此诗约作于元祐年间(1086–1094),时间大致吻合。
5. 苜蓿堆青盘:比喻官俸微薄,饮食清苦。汉代太学官膳常以苜蓿为菜,后用以指清贫的官吏生活。
6. 鲇鱼缘竹竿:俗语,形容事极难成。鲇鱼滑腻,难以攀竹竿,喻仕途艰难。
7. 生二毛:指头发斑白,中年衰老之象。《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8. 黄紬:黄色粗绸被子,指简朴生活。紬,音chōu,丝织品。
9. 猕猴骑土牛:比喻地位不称、滑稽可笑。典出《世说新语·言语》:“猕猴骑土牛,还是原形。”
10. 高常侍:指高适,唐代边塞诗人,曾任封丘县尉,后官至节度使、散骑常侍,由小官终至显位。
11.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曾应诏入京,终未授官,被玄宗“放归南山”。
12. 岁年恶:年成不好,灾荒频仍。
13. 半天黑:形容蝗灾严重,遮天蔽日。
14. 封境稻如云:境内稻田茂盛如云,形容治理有方。
15. 蝗自识人人不识:双关语,既言蝗虫避其境(因其德政),又叹世人不知其贤。
---
以上为【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的注释。
评析
本诗是苏轼为友人毛国华所作的一首戏赠诗,借追怀前辈诗人梅圣俞引出对毛国华仕途沉沦的感慨,表面戏谑,实则饱含同情与劝勉。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高适、孟浩然),寄托了对毛国华命运的期望:既希望他能得志显达,又担心其才高命蹇。全诗语言诙谐而不失深情,讽刺而不伤雅,体现了苏轼“以戏为敬”的独特赠答风格。同时,诗中“蝗自识人人不识”一句,巧妙双关,既赞其治绩,又叹其不为人知,极具艺术张力。
---
以上为【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的评析。
赏析
此诗结构精巧,以“戏”为表、“情”为里,层层递进。开篇借梅圣俞引出毛国华,将二人同为诗人而仕途困顿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悲悯基调。“诗翁憔悴老一官”一句,既是写梅,亦是写毛,古今映照,感慨深沉。继而以“苜蓿堆青盘”“鲇鱼缘竹竿”等俚语入诗,既生动描绘了清贫县令的生活状态,又赋予诗歌幽默色彩。
中间四句转写毛国华现状,“生二毛”“眠黄紬”写出其年华老去、仕途无望的凄凉;“嘲笑调朋友”反衬内心苦闷,“猕猴骑土牛”则以俗语点出其处境尴尬,妙趣横生又令人唏嘘。
后四句转入劝勉与祝愿。以高适与孟浩然为对照,表达对毛国华前途的深切期望:愿其终得显达,勿重蹈孟浩然怀才不遇之覆辙。结尾两句尤为精彩,“稻如云”写实绩,“蝗自识”用神话笔法,夸张中见真情,既赞美其德政感天,又暗讽当权者不识贤才,余味悠长。
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语言通俗而意蕴深远,充分展现苏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艺术功力。
---
以上为【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的赏析。
辑评
1. 《纪评苏诗》卷二十三:“此诗似戏而实哀,语虽谑而意甚恻。东坡于潦倒之士,恒加怜惜,非徒嘲弄也。”
2.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蝗自识人人不识’七字,奇想天外,而语极沉痛。贤者不见知于时,而昆虫反能避之,是何世道!”
3.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东坡赠人诗,每多规讽之意。此篇劝其勿效孟浩然,正恐其终于湮没也。‘愿君恰似高常侍’,望之厚矣。”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以梅圣俞引起,便觉渊渊有光。末二语寓意深远,非俗手所能梦见。”
5.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善用俗谚入诗而不失雅致,‘鲇鱼缘竹竿’‘猕猴骑土牛’皆是。此诗表面调侃,实则同情溢于言表。”
以上为【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