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更新于2022年04月05日
大法,秋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宜下之,与大承气汤。 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气汤。
云对雨古诗网

拼音版

展开更多
云对雨古诗网
我来完善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张仲景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