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更新于2022年04月05日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云对雨古诗网

拼音版

展开更多
云对雨古诗网
我来完善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张仲景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