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涨荒溪,尺水生洪流。
中有泼泼鲤,泛然方快游。
安知赤日烁,沸浪生浮沤。
石密岸狭束,鳞鬣窘若囚。
一失在藻乐,遂有辙鲋忧。
誓将泛江湖,雪此喣沫羞。
江湖与荒溪,巨细虽不侔。
此流彼之派,联接讵阻修。
超然奋跃去,势若鹰离鞲。
浮沉谢群蛙,窟穴依长洲。
洗刷沮洳泥,被服白纹裘。
谁知岁月久,涌浪生咽喉。
赖尔溪中物,虽困有远谋。
不似沼沚间,四合狱万鲰。
纵知有江湖,绵绵隔山丘。
人生岂异此,穷达皆有由。
吾乡广平君,少与轻薄游。
堆金等屋梁,䆉稏百顷秋。
朝廷罗红颜,夜庖炙肥牛。
落魄穷书生,多以金帛收。
高赀一朝尽,里巷谁青眸。
儿女号饥寒,亲友寡馈赒。
中夜起长叹,慷慨商声讴。
今我中丞公,位隆职兼优。
官爵连九族,一门千骅骝。
虽云富贵殊,敢以贫贱投。
姻戚苦未远,我困岂我魗。
八月秋风高,驾言动轻辀。
将行来告别,求赠安敢廋。
嗟子穷已甚,倚伏理亦周。
溪鱼解如此,况子知公侯。
马壮仆正健,去去其无留。
翻译
暴雨倾盆,溪水猛涨,原本小小的溪流顿时化作汹涌洪流。
溪中有活泼跳跃的鲤鱼,随波泛游,正自在畅快。
可谁料到烈日当空,酷热炙烤,水面沸腾起层层浮沫。
溪岸被密石所束,狭窄逼仄,鱼群鳞片紧贴,困窘如同囚徒。
一旦失去水中嬉戏之乐,便如车辙中的鲋鱼般忧心忡忡。
我发誓要游向广阔的江湖,洗雪这苟延残喘的羞辱。
虽然江湖与荒溪大小悬殊,但此溪本是江河支流,彼此相连岂能阻隔遥远?
鲤鱼奋然跃起,如雄鹰挣脱弓套般凌空而去。
或浮或沉,不再与群蛙为伍,而是依傍长洲安身立命。
洗净身上湿泞泥污,披上洁白如纹锦的鳞衣。
谁能想到岁月流逝之后,竟又有巨浪涌至咽喉?
多亏了你这溪中之鱼,虽处困境却怀有远大谋略。
不像那些池沼浅水中的小鱼,被困在四面围合的牢狱之中。
纵使知道江湖存在,却被重重山岭绵延阻隔。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穷困与显达皆有其缘由。
我的同乡广平君(宋君用),年少时也曾放浪轻狂,结交浮薄之辈。
曾拥有堆积如山的黄金,屋梁高耸,良田百顷稻谷丰茂。
朝廷中美人环绕,夜间厨房烧烤着肥牛。
后来落魄为一介穷书生,只能靠他人施舍金银度日。
巨额财富一旦耗尽,邻里谁还会青眼相看?
儿女啼饥号寒,亲朋好友也极少接济周全。
深夜起身长叹,慷慨悲歌《商声》之曲。
我并非农家子弟,怎能安心耕作?
也不是将门之后,不习惯挥舞刀枪。
平生怀抱豪壮之气,岂能就此沉沦终老?
如今我的中丞公(指当时掌权者),地位尊崇,职任兼优。
官爵惠及九族,一门之中如同千匹骏马奔腾。
虽然我们富贵悬殊,但我怎敢因贫贱而不敢投靠?
亲戚关系尚未疏远,我今日困顿,难道就该被视作耻辱?
八月秋风高扬,你即将驾车出发。
特来辞行告别,请求赠言,我岂敢隐瞒心中所思?
可叹你已穷困至极,然而祸福相倚之理本就周全。
溪鱼尚且懂得奋起求变,何况你是通晓公侯之道的智者。
你马匹健壮,仆从得力,前程远大,只管前行莫再迟疑。
请放心离去吧,不要再犹豫停留!
以上为【送宋君用游辇下】的翻译。
注释
1. 辇下:指京城,天子车驾所在之处,代指都城,此处指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
2. 暴雨涨荒溪,尺水生洪流:形容雨水骤降,小溪暴涨成湍急河流。
3. 泼泼鲤:形容鲤鱼活泼游动之态,“泼泼”为拟态词。
4. 赤日烁:烈日灼烧。赤日,红日,指酷热阳光。
5. 浮沤:水面上的泡沫,比喻短暂虚幻之物。
6. 石密岸狭束:岸边岩石密集,河道狭窄。
7. 鳞鬣窘若囚:鱼鳞与鳍紧贴身体,形容鱼群拥挤困顿如囚犯。
8. 失在藻乐:失去在水草间自由游乐的乐趣。藻,水草。
9. 辙鲋忧:典出《庄子·外物》,指车辙中干涸将死的鲫鱼,喻处境危急、亟待救援。
10. 喣沫羞:典亦出《庄子》,鱼在干涸处以口沫相濡,虽见情义,实为困苦之羞。
11. 此流彼之派:此溪乃江湖支流,意谓源头相通,终可汇入大江。
12. 联接讵阻修:彼此相连,岂会因路途遥远而中断?讵,岂;阻修,阻隔遥远。
13. 鹰离鞲(gōu):猎鹰从皮制臂套上飞出,形容迅猛腾飞之势。
14. 沼沚间:池塘浅水之地。沚,水中小洲。
15. 四合狱万鲰:四周封闭如监狱,困住万千小鱼。鲰,杂小鱼,喻庸碌之辈。
16. 堆金等屋梁:形容财富极多,黄金堆得与屋梁齐高。
17. 䆉稏(bà yà)百顷秋:稻谷成熟之貌,百顷良田皆为稻海。
18. 罗红颜:罗列美姬,形容生活奢华。
19. 落魄穷书生:潦倒失意的读书人。
20. 高赀一朝尽:巨额资产一旦耗尽。
21. 里巷谁青眸:邻里无人再以青眼相看。青眸,表示重视、青睐。
22. 馈赒:馈赠救济。赒,周济。
23. 商声讴:唱《商声》之歌。商属五音之一,其声悲凉,常用于抒发哀怨之情。
24. 耘耰(yōu):耕地除草,泛指农事。
25. 戈矛:古代兵器,代指军旅生涯。
26. 中丞公:可能指当时某位位高权重的大臣,或为虚指,表示有权势的亲友。
27. 官爵连九族:恩泽遍及家族亲族。
28. 千骅骝:形容家族人才众多,如千匹骏马。骅骝,名马,喻杰出人物。
29. 敢以贫贱投:是否敢于因自己贫贱而去投靠权贵。
30. 姻戚苦未远:姻亲关系尚未疏远。
31. 我困岂我魗(chǒu):我今日困顿,难道就成了可耻之人?魗,同“丑”,耻辱。
32. 驾言动轻辀(zhōu):驾车启程。辀,车辕,代指车辆。
33. 求赠安敢廋(sōu):请求赠言,我怎敢隐瞒?廋,隐藏。
34. 倚伏理亦周:祸福相倚,穷达互转之理本就周全。出自《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5. 解如此:懂得这样的道理。
36. 其无留:不要再停留。
以上为【送宋君用游辇下】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送别友人宋君用赴京应试或谋仕途所作,借溪鱼奋跃江湖之象,喻人应突破困顿、追求远大前程。全诗以自然景象起兴,转而抒写人生际遇,情感真挚,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鲤鱼从“快游”到“窘若囚”,再到“超然奋跃”的描写,象征人生由顺境入逆境,终当奋起超越的过程。继而引出对友人命运的感慨与劝勉,既同情其困厄,又激励其奋发。诗中融合哲理、友情与仕途期待,展现了苏轼一贯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而不失志,知命达变而勇往直前。语言雄健流畅,比喻生动,结构严谨,是一首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送别佳作。
以上为【送宋君用游辇下】的评析。
赏析
本诗以“送别”为题,却不拘于寻常惜别缠绵之语,而是借自然物象寄寓深刻人生哲理,展现出苏轼特有的豪迈胸襟与通达智慧。开篇即以“暴雨涨荒溪”营造动态画面,将溪水暴涨与鲤鱼快游并置,形成生机盎然的意象。随即笔锋一转,写烈日炙烤、水沸沫起、石岸束流,鱼群窘迫如囚,情境陡变,暗喻人生顺逆无常。通过“辙鲋忧”“喣沫羞”等典故,强化困顿之悲,进而以“誓将泛江湖”转折,表达突破局限、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超然奋跃去,势若鹰离鞲”一句气势磅礴,既是鱼之跃,更是志之腾,象征精神上的觉醒与飞跃。此后转入对友人宋君用身世的回顾,由盛而衰,再思振作,层次分明。诗人并未一味同情其落魄,反而以“人生岂异此,穷达皆有由”点明命运流转之理,劝其顺应变化、主动进取。结尾鼓励其趁秋风高爽、马壮仆健之时毅然前行,语重心长,充满信任与期许。
全诗融写景、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结构缜密,意象丰富,语言既有古朴之风,又具流动之美。尤其善用对比:荒溪与江湖、困鱼与飞鹰、昔日豪奢与今日贫寒、静态囚缚与动态奋起,层层推进,深化主题。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篇关于人生抉择的哲理诗,体现了苏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外的第三种态度——穷而不馁,奋而图变。
以上为【送宋君用游辇下】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托物寓意,以溪鱼自况而勉人,气象宏阔,情理交融。”
2.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三:“起手奇警,中幅跌宕,结语恳切。苏公于送别诗中最见力量者,此类是也。”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借鱼跃江湖喻士之出处,不落窠臼。‘誓将泛江湖,雪此喣沫羞’十字,足为穷士吐气。”
4.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惯于在寻常事物中发掘深意,此诗以溪鱼为喻,层层翻进,终归于劝勉友人奋起,语重而心长。”
5. 王水照《苏轼选集》按语:“此诗反映苏轼对人生穷达的看法,非消极认命,亦非盲目进取,而是主张审时度势、不失其志,具有典型的东坡式人生哲学。”
以上为【送宋君用游辇下】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