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驾车启程将往何处?欣然见春日草木繁茂、生机盎然。
世人奔波往返不息,而故乡的父老却殷勤相迎相送。
远处山间有清泉流淌于云雾之中,风前飞鸟轻盈自在地翱翔。
彼此携手走向简朴的屋舍,斟酒共饮,畅谈深厚的情谊。
以上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的翻译。
注释
1.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苏轼模仿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字句,集成十首五言诗,题为“集字”,并作引言说明创作缘起。
2. 命驾:吩咐备车,准备出行。语出《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乃命驾归去。
3. 欣欣春木荣:形容春天树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
4. 世人无往复:指世俗之人终日奔忙,往来不息,不得安宁。
5. 乡老有将迎:家乡的长辈和邻里热情迎接,体现田园生活的温情。
6. 云内流泉远:山中泉水自云深处流出,极言幽静深远。
7. 风前飞鸟轻:风吹鸟飞,轻盈自由,象征无拘无束的心境。
8. 相携就衡宇:携手前往简陋的房屋。“衡宇”指朴素的居所,出自《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9. 酌酒话交情:饮酒叙旧,畅谈友情,表现归隐后的人际温暖。
10. 集字:一种诗歌创作方式,从某篇经典文本中选取文字,重新组合成诗,要求意义通顺且不失原作风神。
以上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仿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意所作“集字”组诗中的一首。“集字”即从原作中选取文字重新组合成新诗,既保留原意,又体现再创作之巧思。本诗借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志,抒写自己向往自然、厌倦仕途、渴望与乡人共话桑麻的恬淡心境。语言清新质朴,意境悠远宁静,体现了苏轼在人生困顿中追求精神超脱的思想境界。全诗结构严谨,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情温暖的深情表达,展现出其融儒释道于一体的人生哲学。
以上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的评析。
赏析
本诗虽为“集字”之作,却毫无拼凑之感,反显浑然天成。开篇“命驾欲何向”设问引入,继而以“欣欣春木荣”展现盎然春意,既呼应陶渊明笔下的自然之美,也暗喻诗人内心对新生与自由的向往。第二联通过“世人”与“乡老”的对比,揭示官场奔竞与田园淳朴之间的价值取舍。颈联写景,一远一近,一流动一轻灵,“云内流泉”写出幽深静谧,“风前飞鸟”传达逍遥自在,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卷。尾联转入人事,由景及情,以“相携”“酌酒”收束,将归隐之乐落于人情温暖之中,使全诗情感饱满而余韵悠长。整体风格冲淡平和,语言洗练自然,充分体现了苏轼对陶渊明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再现。
以上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集字诗最难工,必熟于原文,又能运以己意。子瞻此十首,不仅得渊明之形,兼得其神。”
2. 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此诗虽集字而成,然气脉贯通,情景交融,非胸中有陶者不能为此。”
3. 清代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命驾欲何向’一句,摄尽归意;‘酌酒话交情’一句,结出真情。中间四句分写景与人,章法井然。”
4.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附论中提及:“宋代文人好集陶句,尤以东坡为最,其《归去来集字十首》,实为集句体之典范。”
5. 张宗祥《苏轼诗集笺注》:“此诗用陶语而不袭其迹,写归心而不露牢骚,可见坡公晚年心境之澄明。”
以上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