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今日庐山烟霞缭绕僧寺,往昔金銮殿上你曾写回书。
两封书信相隔八年之后,都说是在五更时分写成。
渐渐觉得此生都是幻梦,却不能将泪水滴在书信上。
以上为【酬乐天书后三韵】的翻译。
注释
1. 庐峰:庐山,元稹时任江州司马
2. 鸾殿:金銮殿,白居易曾为翰林学士
3. 五夜:五更时分,《汉旧仪》"中黄门持五夜,甲夜毕传乙夜"
4. 双鱼:书信代称,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5. 霞绕寺:化用慧远《庐山记》"众岭相连,其形若壶,烟霞笼之"
6. 凤回书:指白居易任中书舍人时制诰文书
以上为【酬乐天书后三韵】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时空交错手法构建元白友谊的抒情空间,通过"庐峰霞绕"的谪居现实与"鸾殿回书"的朝堂记忆,展现八年贬谪生涯中的情感坚守。元稹巧妙运用"五夜初"的共同书写时刻与"双鱼"的通信意象,在"此生是梦"的幻灭感中完成对友情的终极确认。
以上为【酬乐天书后三韵】的评析。
赏析
此诗前两联以今昔对比展开时空叙事:首句"庐峰霞绕"既写江州实景,又暗含谢灵运"昏旦变气候"的山水审美;次句"鸾殿凤书"追忆长安荣光,与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凤诏容徐起"形成互文。颔联"八年"的时间跨度,见证永贞革新后的政治浮沉;"五夜初"的相同书写时刻,揭示二人"夜镜藏须白"的共同衰老。颈联突转哲学观照:"此生是梦"既承庄子梦蝶思想,又融佛教"如梦如幻"观念,与白居易"浮生都是梦"诗句构成唱和共振;"泪滴双鱼"的克制,实践了儒家"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全诗在六句体中实现三重转折:从地理阻隔到心灵相通,从时间流逝到永恒瞬间,从人生幻灭到情感真实。
以上为【酬乐天书后三韵】的赏析。
辑评
1.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七:"微之『渐觉此生都是梦』,与乐天『世间尽不关吾事』相映发,可见元白晚岁齐生死、一忧乐之境。"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五:"元相『不能将泪滴双鱼』,较乐天『垂死病中惊坐起』更见沉郁,所谓长歌之悲逾于痛哭。"
3. 清·叶娇然《龙性堂诗话》:"结句『不能将泪滴双鱼』,与杜甫『凭君传语报平安』同是至情无文之极,而元作尤见中年后苍劲。"
4. 今·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诗中『两封相去八年后』当指元和十年与元和十八年往来书信,见证二人在江州、忠州间的精神守望。"
以上为【酬乐天书后三韵】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