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未许中郎得异书,且共扬雄说奇字。
清江萦山碧玉环,下有老龙千古闲。
濠梁空复五车多,圯上从来一编足。
翻译
你家中藏书之富,如同汉代司马相如家徒四壁却满腹经纶;你所收藏的典籍浩如烟海,仿佛吞纳了天禄、石渠两大皇家藏书之所。
岂止是唐代邺侯李泌拥有三万卷藏书可比?你家中还珍藏着堪比虞世南那样的行秘书卷。
孩子们拍手发笑,问你们这些读书人在谈什么?笑那些腹中空空却高谈经义的人。
别以为中郎蔡邕才能得到稀世奇书,暂且与扬雄一起探讨那些奇特古字吧。
清澈的江水环绕青山,如碧玉环般蜿蜒,山下有老龙沉睡,已安闲千年。
我知道你喜好古籍,家中又有美酒,那书中的精魂定会化作老人,夜半前来叩门相访。
留侯张良的孙子满腹才学,玉函宝方这样的秘籍又何必再读?
即便像惠施那样藏书五车,也远不如圯上老人传授的一卷《太公兵法》来得有用。
以上为【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的翻译。
注释
1. 张竞辰:生平不详,永康人,居所有“万卷堂”,应为藏书之家。
2. 四壁如相如:指司马相如家贫,四壁空空,但才学渊博。此处反用其意,谓虽居万卷堂,却如相如般重才学而非物质。
3. 卷藏天禄吞石渠:天禄、石渠均为汉代宫廷藏书之所(天禄阁、石渠阁),此言其藏书之丰,堪比皇家。
4. 邺侯三万轴:唐代李泌封邺侯,传说其家藏书三万卷,皆以轴卷装帧。见李商隐《赠送图书李邺侯》诗注。
5. 世南行秘书:虞世南,唐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曾掌管宫廷图书,精于典籍。此处喻张竞辰家藏书精良,如虞世南所掌之秘书。
6. 空腹谈经义: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高谈阔论儒家经典的腐儒。
7. 中郎得异书:指东汉蔡邕,曾任中郎将,传说他曾在嵩山得异书,通晓音律天文。
8. 扬雄说奇字: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著有《方言》《训纂篇》,精于文字学,“奇字”指古文奇字,此处喻精深学问。
9. 清江萦山碧玉环:描写永康地理环境,清江绕山,景色如画。
10. 留侯之孙:张良,字子房,汉初名臣,封留侯。张竞辰或为其后裔,故称“留侯之孙”。玉函宝方:传说中的秘籍仙方。
11. 濠梁五车:典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形容藏书极多。
12. 圯上一编:指张良在下邳桥遇黄石公,授以《太公兵法》一编,助其成就大业。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以上为【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的注释。
评析
本诗为苏轼赠予友人张竞辰之作,题为“永康所居万卷堂”,赞其藏书之丰、学问之博,并借典故阐发读书贵在精要而非数量的深刻哲理。全诗以豪放笔调铺陈藏书之盛,继而转入对读书意义的反思,由实入虚,由物及理,体现了苏轼一贯崇尚真知、反对空谈的学术态度。诗中多用历史人物与典籍典故,如司马相如、扬雄、留侯张良等,既显学识渊博,又巧妙衬托主人风雅。结尾以“一编足”呼应“五车多”,点出“贵精不贵多”的主旨,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以上为【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的评析。
赏析
此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八句极力铺陈张竞辰藏书之富,连用司马相如、邺侯、虞世南等典,极言其家学渊源与藏书品位之高。中间以“儿童拍手笑”转折,引入对空谈经义者的讥讽,自然过渡到对真正学问的推崇。继而以“清江萦山”写景,营造幽静书香之境,引出“老人夜扣关”的想象——书魂化人,夜访知音,诗意顿生奇幻色彩,极具浪漫主义气息。后四句转入哲理升华,以留侯之孙与玉函宝方对比,强调真才实学不在秘籍多寡;再以“五车”与“一编”对照,凸显精要胜于繁冗的读书观。全诗融写实、讽刺、想象与哲思于一体,语言雄健而不失典雅,用典密集而自然贴切,充分展现苏轼诗歌“以才学为诗”而又“理趣盎然”的特色。尤其结尾二句,化用《史记》典故,寓意深远,堪称警策之语。
以上为【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的赏析。
辑评
1. 《苏诗补注》卷十五引查慎行曰:“此诗极称藏书之富,而归重于‘一编足’,盖讥世之务博而无要者。苏公每于赠答中寓劝诫之意,其风旨深远如此。”
2. 《宋诗钞·东坡集》评:“语多奇崛,用事如己出。‘化为老人夜扣关’一句,幻极妙极,书卷之气,跃然纸上。”
3. 《历代诗话》引纪昀评:“前幅极夸卷帙之富,后幅忽转出‘一编足’三字,跌宕有致。结处用圯上事,既切姓氏,又含深意,非俗手所能梦见。”
4. 《瓯北诗话》卷五:“苏集中赠藏书家诗不多,此篇尤为杰出。以张良事收束,既切主人之姓,又寓经世之用,非徒夸多斗靡者比。”
5. 《唐宋诗醇》评:“通篇以书为脉,由藏而读,由读而悟,层层递进。末以‘一编足’作结,如洪钟余响,令人三叹。”
以上为【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