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台阶边蟋蟀杂乱鸣叫,庭院树木浸染着清露寒烟。
月光下传来邻家乐声,登楼见远山轮廓分外清晰。
凉意渗入华美的竹席,弹奏瑶琴时愁恨油然而生。
嵇康般高逸的您懒于写信,我凭何物安慰这萧瑟秋情?
以上为【寄飞卿】的翻译。
注释
飞卿:晚唐诗人温庭筠的字,与鱼玄机亦师亦友。
蛩:蟋蟀,秋虫,常象征悲凉。
庭柯:庭院中的树木。
珍簟:精美的竹席。簟,竹席。
瑶琴:用玉装饰的琴,泛指高雅乐器。
嵇君:指嵇康,魏晋名士,《与山巨源绝交书》自谓“性复疏懒”,此处喻温庭筠。
底物:何物,什么。
以上为【寄飞卿】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秋夜景物起兴,通过“乱蛩”“烟露”“凉风”等意象构建孤寂氛围,暗合诗人身处逆境的飘零之感。颔联“月中邻乐响”以邻家欢愉反衬己身落寞,“楼上远山明”则展露清冷孤高的心境。颈联“珍簟”“瑶琴”由物及情,直言“寄恨”,将物理凉意与心理悲凉交织。尾联借嵇康喻指收信人温庭筠,以“懒书札”含蓄嗔怨,末句“底物慰秋情”以问作结,既见文人雅趣,更透出知己难觅的深沉怅惘。
以上为【寄飞卿】的评析。
赏析
本诗创作于鱼玄机被弃后隐居咸宜观时期,展现了唐代女性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全诗以“秋情”为纲,前六句借景抒情:蟋蟀乱鸣暗喻心绪纷杂,烟露清寒暗示处境凄冷,邻家乐响反衬孤寂,远山明月寄寓遥思。后两句直抒胸臆,用嵇康典既维护了对方的品格,又婉转道出期盼书信的焦灼。诗中“凉风著”“寄恨生”等语双关身心寒苦,而“瑶琴”意象更彰显了才女以艺术对抗现实的精神姿态。在工整的律诗框架中流淌着跌宕的情感,堪称女性书写的典范之作。
以上为【寄飞卿】的赏析。
辑评
明·钟惺《名媛诗归》:“玄机诗气韵清拔,如片玉神莹……《寄飞卿》一首,幽怀寂寂,情在言外。”
清·黄周星《唐诗快》:“‘底物慰秋情’五字,问得黯然,非止笺愁,兼可诠道。”
现代·苏者聪《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此诗将秋景与愁思熔铸一体,用典贴切而无斧凿痕,可见其艺术造诣之深。”
以上为【寄飞卿】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