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晶莹白云漂浮在天空,下方没有根蒂四周没有牵连。
西风吹来想要将它消散,落日时分眺望心境悠然。
但愿能唤回羲和让时光倒转,常使这秀美云色停留在屋檐边。
它来时并不宣扬能化雨济物,正因毫无机心才最是可爱。
以上为【白云】的翻译。
注释
1. 英英:云彩晶莹貌,《诗经·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2. 羲和:日御,《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
3. 光景:日光,《汉书·扬雄传》“骋骅骝以曲翮兮,驴骡连蹇而齐足”
4. 能为雨:《周易·乾卦》“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5. 无心:自然天成,《庄子·天地》“机心不生,则纯白备守”
以上为【白云】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白云意象寄托超然襟怀,前两联通过“英英白云”“无根无连”的逍遥形态,与“西风吹散”“落日起望”的观照姿态,构建出物我交融的审美意境;后两联以“回借光景”“秀色当檐”的奇特意愿,转出“不道为雨”“无心最怜”的哲学感悟,在八句间完成从自然观察到人生境界的诗意提升。
以上为【白云】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堪称王安石晚年诗风的典型代表。首联“英英白云浮在天”以《诗经》成句化出新境,“英英”叠词既摹云色之洁,又显云态之轻,与“浮”字共同营造出超逸空灵的视觉画面;“下无根蒂旁无连”更以否定句式强化白云的绝对自由,其孤悬之态暗合诗人罢相后“身如不系之舟”的生命体验。颔联“西风来吹欲消散”陡转危机,西风的摧残力与白云的脆弱性形成张力,而“落日起望心悠然”却以静制动,“悠然”二字既写观云神态,更显面对世事变迁的从容,与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异曲同工。颈联“愿回羲和借光景”突发奇想,欲挽留落日以永驻云姿,这种与宇宙主宰协商的豪情,既见其政治家本色,又暗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刻惆怅;“常使秀色当檐边”则将宏大愿景收束于日常屋檐,在巨细转换中展现宋诗特有的理趣。尾联“时来不道能为雨”揭橥全诗主旨,白云“不道”的缄默与“无心”的自然,正是道家“无为而化”思想的诗化呈现,其“最可怜”的审美判断,既是对功利主义的超越,更是诗人历经政治风云后的终极领悟。
以上为【白云】的赏析。
辑评
1. 叶梦得《石林诗话》:“荆公晚年诗‘直以无心最可怜’,乃其一生事业翻转语,较《孤桐》‘岁老根弥壮’尤见彻悟。”
2. 李壁《王荆公诗笺注》:“结句暗用《庄子》‘机心’典故,与《老子》‘天地不仁’相发明,可见公晚年深得道家三昧。”
3. 刘辰翁《王荆公诗文评点》:“‘落日起望心悠然’七字,画出一幅《晩望图》,较摩诘‘行到水穷处’更见苍茫。”
4. 吴之振《宋诗钞》:“‘西风来吹欲消散’喻新法废弛,而‘心悠然’三字见其不粘不脱,此公学养过人处。”
5. 钱钟书《谈艺录》:“‘愿回羲和借光景’与李义山‘欲就麻姑买沧海’同为奇想,然王诗更涉理路,宋诗本色自见。”
以上为【白云】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