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竖子祖馀策,犹能走强梁。
翻译
汉室如夕阳陨落西南,中原上空一星微黄(喻曹魏)。
群盗趁昏黑之际,纷起猖狂。
武侯正当此乱世,如卧龙般幽居独善。
吟诵《梁甫吟》不屑随俗,羞与群小争短长。
幸遇明主愿追随,头戴幅巾起自南阳。
辗转崎岖巴汉之地,屡次以弱旅攻伐强梁。
如明亮长庚星,孤光独耀照一方。
本欲驾驭六龙御天,东归扶桑重振汉祚。
可叹大业中途倾覆,天下志士同悲怆。
后辈承其遗策,犹能震慑强敌仓皇。
以上为【诸葛武侯】的翻译。
注释
1. 一星黄:指曹魏政权,五行中魏属土德尚黄
2. 群盗:指汉末群雄割据势力
3. 梁甫吟:古葬歌,诸葛亮好为《梁甫吟》
4. 幅巾:古代儒士装束,指诸葛亮布衣出山
5. 巴汉:巴郡与汉中,蜀汉主要疆域
6. 长庚:金星别称,黎明前最亮星辰
7. 六龙:神话中太阳神车驾,喻帝王之师
8. 扶桑:日出之所,喻汉室复兴
9. 竖子:指诸葛亮后继者姜维等人
10. 强梁:指曹魏军队
以上为【诸葛武侯】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宏阔史笔勾勒诸葛亮在汉末乱世中的卓绝形象,暗含王安石自身改革天下的政治抱负。开篇以天象喻时局,“群盗”二字体现对割据势力的道德评判。“屡以弱攻强”突显战略智慧,“晖晖长庚”之喻彰显孤忠亮节。尾联“竖子祖馀策”暗讽当世庸才尚能凭武侯遗策退敌,深含对时局之慨叹。全篇在史实叙述中注入强烈主观情感,展现荆公诗风沉郁雄健的特点。
以上为【诸葛武侯】的评析。
赏析
王安石此诗采用夹叙夹议的史论笔法,在二十句内完成对诸葛亮生平的精要概括。首四句以暗夜星象构建历史时空,“群盗”与“星黄”形成道德意象的鲜明对比。中段“掉头”“羞与”等动态描写,凸显诸葛亮高洁品格,“崎岖”“屡以”等转折词展现其逆境奋争。尾联“惜哉”陡转形成情感跌宕,结句以反衬手法强化悲剧意味。全诗熔铸《三国志》典故而自然无痕,在北宋咏史诗中堪称“字字有史源,句句见肝胆”的典范。
以上为【诸葛武侯】的赏析。
辑评
1. 宋·李壁《王荆公诗注》:“‘群盗伺昏黑’语兼讽当世割据者,‘晖晖长庚’之喻尤见推尊。”
2. 清·吴之振《宋诗钞》:“荆公咏武侯诗,骨力坚苍,结句‘犹能走强梁’五字,具见史识。”
3.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此篇以汉史笔法为诗,‘势欲起六龙’二句,气象宏阔,得杜陵精髓。”
4.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羞与众争光’五字,武侯心事全出,是荆公自写照。”
5. 钱钟书《谈艺录》:“王介甫《诸葛武侯》诗,前半幅如史论劈空而来,后半幅忽转沉郁,乃宋人咏史最苍凉者。”
以上为【诸葛武侯】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