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酒肆中传来一曲《竹枝》歌,
这歌声令江南的游子愁肠寸断,却又无可奈何。
远行的游子尚未归来,春天却又将逝去,
昨夜一场风雨,催落了无数花朵。
以上为【书酒家壁】的翻译。
注释
书壁:题诗在墙壁上。
当垆: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台。
竹枝歌:即《竹枝词》,流行于巴渝一带的民歌,曲调多哀怨缠绵,常抒写旅愁离思或男女情爱。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奈尔何:对你(指《竹枝歌》或它引发的愁绪)又能怎么办呢?意指愁绪无法排遣。
游子:离家远行的人,此处是诗人自指。
春又老:春天又将过去。
以上为【书酒家壁】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范仲淹一首典型的羁旅怀乡之作。诗人通过酒家的《竹枝》歌声、凋零的春景和夜来的风雨,营造出一种哀婉凄迷的意境,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光阴流逝的感伤。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将个人情怀融入典型意象之中,虽篇幅短小,却韵味悠长,展现了这位一代名臣内心柔软细腻的一面。
以上为【书酒家壁】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其通过多重意象的叠加,层层递进地烘托出浓郁的愁绪。
首句“当垆一曲竹枝歌”从听觉入手,歌声是引子,瞬间将诗人拉入愁思的漩涡。这歌声并非欢快的助兴之曲,而是本就充满哀怨的《竹枝歌》,立刻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次句“肠断江南奈尔何”直抒胸臆,“肠断”二字极言内心痛苦之深重,而“奈尔何”三字则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在愁绪面前无可奈何、无法自拔的情态。
后两句由听觉转为视觉,并融入对时节的感慨。“游子未归春又老”一句包含双重悲哀:一是空间上,游子漂泊在外,有家难归;二是时间上,美好的春天即将逝去。空间的阻隔与时间的流逝交织在一起,加重了人生的无常与失落感。结尾“夜来风雨落花多”是点睛之笔,它既是实写暮春之景,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那被风雨摧残的“落花”,正是诗人飘零身世与凋零心境的写照。此句以景结情,将前面直抒的愁绪化为一个具体而凄美的画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使得全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以上为【书酒家壁】的赏析。
辑评
宋·范公偁《过庭录》:
“先文正(范仲淹)《书酒家壁》绝句,……虽一时感兴,而格力遒逸,人情物态,曲尽其妙。”
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十:
“范文正诗,世多传其‘江上往来人’及‘先生之风’(《严先生祠堂记》)等句,然小诗如《书酒家壁》者,风致婉约,亦不减唐人。”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一:
“文正(范仲淹)乃有如此旖旎之句。‘夜来风雨落花多’,隐然有时光流逝、美人迟暮之慨,非徒羁旅之思也。”
以上为【书酒家壁】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